農產品加工機械化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農產品加工現代化中擔當主角,社會的發展對機械化農產品加工生產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實現食品機械自動化。食品機械自動化能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資源,降低農產品加工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品質,強化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必將在未來的機械化生產系統中起核心作用,繼續推動和實現食品機械自動化,是食品機械化工程技術工作者所面臨的長遠課題和挑戰。
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食品機械自動化會從食品機械的部分自動化向無人操縱自動化和農產品加工機器人發展,農產品加工將會成為高度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合理推進食品機械自動化,應從滿足生產實際出發,選擇推進自動化的優先順序,選擇合理的自動化模式,階段式推進自動化進程。
未來農產品加工的發展方向果品、蔬菜貯藏保鮮與加工技術。研究果品、蔬菜貯藏保鮮與加工技術設備研究開發重點有:適合不同加工、利用專用優質品種的選育。果品、蔬菜主要品種的耐貯性研究。果品、蔬菜及其加工產品質量標準的系列化、國際化。果品、蔬菜最適保鮮、保質包裝材料的研究與開發。果蔬速凍、脫水制品,以果蔬為加工原料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以及消化吸收從國外引進的氣調果品、蔬菜貯藏庫和果汁生產線,提高產品質量。
糧油加工技術設備的研究與開發。糧油加工技術設備研究開發重點:稻谷加工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究和開發。小麥碾皮制粉加工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究和專用面粉的開發。提高玉米粉利用價值的綜合利用工程化、產業化研究。植物油脂加工新技術、新裝備及優質新能源的研究和開發。糧食貯藏干燥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究和開發。
農產品干燥技術發展趨勢。干燥技術設備將沿著以有效利用能源、提高產品質量及產量、減少環境影響、操作安全、易于控制、一機多用等方向發展。干燥技術設備的發展將著重于:設計靈活、多作用的干燥器,采用組合式傳熱方式,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容積式加熱,采用間斷傳熱方式,大量使用間接加熱方式,運用更新型或更有效的供熱方法,運用新型氣固接觸技術,使用模糊邏輯、神經網絡、專家系統等實現過程的控制,水分在線測量傳感器與控制系統等。
高新技術在農產品加工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高新技術在農產品加工領域中的應用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先進程度和發展水平。在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工業中,90%以上的商品都采用了高新技術。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于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高新技術主要有:生物工程技術、速凍技術、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超微粉碎技術、冷凍濃縮技術、膜分離技術、微波技術、膨化技術、擠壓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微電子技術、微膠囊技術、高壓加工技術、特征紅外干燥技術、新型貯運保鮮技術等。這些高新技術在我國農產品貯藏、保鮮和加工領域都將逐步推廣,得到廣泛應用。
農產品加工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食品機械裝備農產品加工,改善農產品加工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過程。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和農產品加工合作化的實現,農產品加工機械化事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取得了顯著成就。迄今雖然大多數地區的農產品加工生產仍是以人力操作為主,但食品機械已經成為農產品加工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食品機械產業將面臨著更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