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忠 聯合麗格{dy}醫療美容醫院常務副院長
7月27日,我國zm整形外科專家郭樹忠發布長微博稱:其在北京的項目籌備進入了尾聲,現在到了該徹底離開西安,到北京創業的時候了。
目前其本人已來到北京聯合麗格{dy}醫療美容醫院,擔任醫療副院長一職,未來他的工作重點是進行耳廓再造手術操作。
以下文章轉自郭樹忠教授微博
你知道人的耳朵為什么長成這個樣子嗎?
人的耳朵是所有器官中形狀最復雜的,有十幾個解剖結構,溝溝壑壑、起起伏伏,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復雜形態。
耳再造是整形外科一個極富挑戰的手術。我幾乎每天都要模擬“上帝”的“作品”,做出外形逼真的耳朵。天天面對各種形狀的耳朵,手術中除了手術技巧外,常常被學生問到的一個問題是:老師,耳朵為啥長成這個樣子?
查書,書本上沒有答案,問同行,同行不清楚,上百度和知乎搜索,也沒有解釋,所以只能自己找答案。
人體的任何組織器官都是為了滿足其特定功能需要而長成某種特殊形態的。人長出長長的手指是獲取食物的需要,大腳板和短腳趾頭是為了走路穩定同時能抓握地面或者樹枝的需要。
耳朵是聽覺的輔助器官,主要是起收集聲音并保護耳洞的功能。絕大多數動物四肢著地,長長的耳朵長成半筒狀,可以防止雨水和異物進去外耳道,同時能前后上下活動,可以很好的收集到聲波,通過外耳道傳到鼓膜上,經過中耳放大聲音信號,再由內耳轉換為電信號,最終通過神經傳送到大腦。
人類是站立動物,進化過程中從樹上下到地面,以后又學會自建房屋,人耳朵對于聲音的精細辨別和方向的判斷已經沒有那些在荒原上生存的動物們重要了。于是,人的耳朵逐漸變短,并失去了動的能力。但保護耳道,防止水進入耳道的功能還是需要的,雖然現代人淋雨的機會不多了,但淋浴是幾乎天天要做的事。但人直立后,耳朵的位置要發生變化太難了,沒法從耳道的后側移到上方遮雨擋水,只好改變形狀。耳朵所有的亞結構的形成都為了一個目的,或者遮擋住從上而下的水,防止其流入耳道,或者引流水讓其流出耳郭。
我說的對與不對,淋浴或者淋雨時你仔細觀察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