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龜鱉專業合作社是我市一家集中華鱉種苗繁育、生態養殖、銷售加工于一體的經濟互助組織,該社理事長王國順致力甲魚產業發展,在甲魚王國里摸爬滾打了20多個年頭,其經營的河洲牌中華鱉在全國甲魚行業里獨占鰲頭,王國順現任鼎城區人大代表。 中華鱉,在已知的23種鱉中屬上品。洞庭湖區得天厚的水質、氣候、土壤自然條件,成為了中華鱉的{dy}主產區。 看準中華鱉巨大市場發展潛力,1998年,從事水產經營10余年的常德市鼎城區十美堂鎮農民王國順踏遍湘、資、沅、澧的溝港湖泊,廣泛收集洞庭湖濱的中華鱉種鱉,斥資80多萬元,在家鄉建起了60多畝的優質中華鱉種鱉養殖場,走上了中華鱉的專業繁養之路。 長期觀察中華鱉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生長周期,王國順發現公母配對、水質含氧度、飼料配比度、疾病防治措施等對中華鱉的繁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地探索出了優種、優水、優養、優標、優長、優味的“六優”生態標準。在優養方面,要求投放的食料以魚蝦為主料,以基地瓜果為輔料,投料量控制在甲魚半飽,促成甲魚運動中覓食,野性十足,肉質鮮嫩。在優長方面,堅持“年限決定品質”的理念,實行1800天tr優養,確保每只甲魚膠原蛋白豐富。 實踐明證,獨創“六優”生態模式成為了廣大養殖農戶的致富經。十美堂鎮沙河村村民李國吾早些年聽說養甲魚有賺頭,建起了大棚,搞溫室養殖,不料遭受重創。李國吾灰心喪氣之時,王國順主動伸出援手,指導他按“六優”生態模式養殖。前后兩種養殖方式有如冰火兩重天,近5年來,李國吾生態養殖甲魚豐收年景,他年獲純利近40萬元。李國吾的養殖經歷成為了一本活教材,該村農民60余畝現已發展中華鱉養殖面積80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