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煙,排走煙氣,改善燃燒條件。高層建筑內部一般設置數量不等的樓梯間、排風道、送風道、排煙道、電梯井及管道井等豎向井道,當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時,室內熱空氣因密度小,便沿著這些垂直通道自然上升,透過門窗縫隙及各種孔洞從高層部分滲出,室外冷空氣因密度大,由低層滲入補充,這就形成煙囪效應。煙囪效應是室內外溫差形成的熱壓及室外風壓共同作用的結果,通常以前者為主,而熱壓值與室內外溫差產生的空氣密度差及進排風口的高度差成正比。這說明,室內溫度越是高于室外溫度,建筑物越高,煙囪效應也越明顯,同時也說明,民用建筑的煙囪效應一般只是發生在冬季。就一棟建筑物而言,理論上視建筑物的一半高度位置為中和面,認為中和面以下房問從室外滲入空氣,中和面以上房間從室內滲出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