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大蔥的原始品種于公元前681年由我國西北傳入齊魯大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一五五二年,其蔥就被明世宗御封為“蔥中{zw}” 。
章丘大蔥歷史悠久。明代,在章丘女郎山西麓一帶栽培已很普遍。在我國眾多的大蔥品種中,章丘大蔥 “名”“特”“優”三字兼備,被譽為“蔥中{zw}”。 主要品種為“大梧桐”。 章丘大蔥有高、長、脆、甜的突出特點。高:章丘大蔥的植株高大魁偉,是當今國內外所有大蔥品種的佼佼者,故有“蔥王”之稱。長:章丘大蔥的蔥白很長、很直,一般50~60厘米,最長80厘米左右,備受人們喜愛。脆:章丘大蔥質地脆嫩,味美mb。甜:章丘大蔥的蔥白,甘芳可口,很少辛辣,最宜生食,熟食也佳。
章丘大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根據北京食品研究所化驗分析:每100克大梧桐產品中,含有維生素A 0.05毫克,維生素C 20.2毫克,蛋白質2.4克,脂肪0.3克,總糖8.6克,碳水化合物9.8克,鈣4.6毫克,磷39毫克,鐵0.1毫克,多種氨基酸0.0298毫克。如果用與前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系測定的《食物分析表》中眾所周知的營養豐富的番茄相比,則章丘大蔥的維生素B1比番茄多185.7%,B2多233.3%,維生素C多94.2%,蛋白質多328.5%,脂肪多7.1%,粗纖維多84.2%,磷多30%。
章丘大蔥有特殊的香味和辛辣味:常食大蔥,不但能增進食欲,并有一定醫療效果。蔥白肥大、細嫩,于淡辣中略帶清甜,耐久藏。生吃、涼拌{zj0},炒食、調味、配鍋亦好,堪稱蔥中珍品。大蔥又是某些山東名菜的主要作料;烤鴨、紅燒肘子、油炸大腸等,都以大蔥調味;蔥燒海參、蔥燒蹄筋、蔥燒肉、蔥扒魚唇等名菜,則以章丘大蔥為主料;就連大名鼎鼎、馳譽中外的北京全聚德的烤鴨,非用章丘大蔥做作料不可。否則,味不正,味不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