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鐵快運上海至大阪日前實現成功直航,踏上旅途的除了興奮的旅人外,更有一群特殊的“乘客”――一票票貨物隨航班漂洋過海,并由大阪中轉東京、名古屋等地,在約定的時間內順利到達貨主手中。截至目前,負責該航線執飛的深航以這種“客帶貨”的方式,已成功托運7單總計1噸的貨物,順暢的運作流程日益吸引著眾多本地乃至蘇州、無錫等地的制造業及物流企業的關注
直飛日本,中鐵快運打開國際門戶,對上海來說,帶來的不僅是完成了百姓在家門口就可直飛海外的夙愿,而且自錫城恢復民航之際,中鐵快運城市決策層就定下的依托空港打造蘇南國際貨運樞紐、增強區域競爭力的宏圖也變得逐漸清晰。“高度發展的航空物流業,中鐵快運能帶動商務客流,高新產業的集聚,由此帶動的航空經濟更是符合我市大力開拓gd服務業的初衷。”據相關人士介紹,自2004年開始,我市就已經開始了著力改善本土口岸物流能力、口岸物流服務模式的探索,結合民航開航,“空空聯程”、“空陸聯程”的物流模式在利用其他機場拓展航線的同時,通過深圳、中鐵快運香港、澳門等地區的轉運也為本地企業貨物跨出國門提供了便捷途徑。數據顯示,2006年,上海機場貨郵吞吐量為7000噸,而2008年貨郵吞吐量則已接近4萬噸,位列全國150個機場的第27位。而在貨運業務方式上,中鐵快運除了傳統的“客帶貨”外,2007年1月3日和4月3日,上海機場開通兩班前往深圳的全貨機,中鐵快運目前這兩個航班每日的載運量均呈飽和狀態。
航空貨運業從無到有,物流服務中鐵快運這一新課題需要各方能迅速反應融入狀態。為此,上海海關、國檢等聯檢單位已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務措施,中鐵快運機場駐點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基本跟著航班時刻和企業走,報關報檢隨到隨辦winged811j,也為今后的午夜或凌晨的航班建立了服務預案。中鐵快運同時,從機場國際貨運業務的發展出發,海關、國檢部門均在機場新設了通關驗放業務辦理點,完善了機場口岸功能,有效方便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