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家具一般指具有收藏價值的舊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間
制作的家具,這個時期是中國傳統家具制作的頂峰時代。在這期間誕生的家具,已
具有了文物價值,而且由于原材料奇缺,從民間收購到的舊家具越來越少,賣一件
少一件,因而舊式家具是只漲不跌。老外喜歡古董家具,喜歡的是一個新奇,而中
國人喜歡古董家具,喜歡的更是家具后面沉甸甸的歷史與一脈相承的文化。
古董家具一般指具有收藏價值的舊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間制作的家具,這個時期是中國傳統家具制作的頂峰時代。在這期間誕生的家具,已具有了文物價值,而且由于原材料奇缺,從民間收購到的舊家具越來越少,賣一件少一件,因而舊式家具是只漲不跌。
因家具不比陶瓷或工藝品,人們從落款日期、材質、窯址或產地資料中,便可做分析定斷。辨別一件古董家具,往往要從家具的材質、造型、工藝、完整性、稀有性等諸多方面考察判斷,單以一個因素來獨立判斷家具是否是明清朝代的家具是不科學的。
一看材質
歷史上不同時期和地區,由于政治、經濟以及生活習俗、審美情趣及客觀地理位置,得到良材的難易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常會采用不同的木材制作家具。明清家具在用材方面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明清家具所用木材中,曾普遍應用了雞翅木、烏木、鐵力木、黃花梨、紫檀等優質木材。其中,黃花梨的使用在明式家具中應最為普遍。在今天看到的傳世黃花梨家具中,明式家具占了絕大多數。紫檀被列為最為名貴的木材,從明代一直使用到清代中前期,清中期以后,各地的紫檀木都被砍伐殆盡,紫檀幼苗又一時難以成材,不可能再用紫檀木料制作家具了。因此,紫檀家具主要流行于明及清中期。清代中期以后,由于優質木材的來源日益匱乏,一種從南洋地區進口的新品種——紅木開始出現。紅木在中國古家具的用材中出現的最晚,從傳世的家具以及檔案記錄來看,乾隆以前{jd1}不可能有紅木家具,紅木是在紫檀、花梨木基本sq后,作為替代品出現的。紅木家具的大量生產,大約是在清道光以后,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商業的繁榮、西方文化的進入,使紅木家具作為一種時尚,受到了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大戶人家的青睞。紅木家具的制作從清末一直延續到今日,成為清代家具的典范。但有一點,從大量傳世的櫸木、榆木、楠木、黃楊木家具來看,它是明清兩朝均廣泛采用的材質。
二看造型
一般來說,明式家具以精致但、質樸而不粗俗、厚實卻不沉滯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