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墻_大型平面玉雕《荷塘月色》尊貴大氣
李剛,李氏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憑著在磁材家族耳濡目染養成的經營能力,他這家年納稅超百萬元的企業已是我市磁材界的標桿。不過,磁材產業的粉塵污染、技術密集、外向限制,以及不斷涌現的低端小型同質企業,讓他一直在謀求轉型之路。雖然看好銅礦、煤礦等礦產投資,但他覺得,資源損耗型產業難以可持續發展,既然要轉型,就要走gd創意產業。
2008年的下半年,在一次赴內蒙古考察時,李總獲悉當地發現了一大型玉石礦,這一玉石屬首次發現。他馬上跑去現場查看,玉石的精光內蘊、質地溫潤、色澤多變,讓他愛不釋手。
再見這種玉石是在一年后。此時李總才知道,經過專家論證,這種玉石已被命名為“佘太翠”,列入國家珠寶玉石目錄,其硬度、密度與翡翠極為相近,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硬玉,佘太翠樣品也被中國地質博物館作為國寶館藏。“佘太翠還有個特點是單塊體積大,不變色不風化無放射性有害元素。與其他玉石只能做小件圓雕不同,佘太翠可以做成大面積的平面浮雕。我想,東陽有著獨步天下的平面浮雕技法,如果將佘太翠與東陽木雕結合,wq可以擴大東陽木雕的施雕材質。”抱著這個想法,李剛與佘太翠結下了深深的緣分。
搭伴木雕試水市場
以佘太翠制成的平面浮雕到底能否打開市場?李剛也沒有譜。而且一開始他就碰到了難題:構圖與施雕。將近一年時間里,他都在與玉雕大師們溝通,希望說服他們嘗試平面雕刻,同時依據玉石性質與東陽木雕技法,設計合適的圖紙。這個原先只知磁材的老板,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已經能熟練地運用各種雕刻專業術語與人交談。
2009年下半年,因為在東陽找不到相應的雕刻人員,李總便帶上圖紙和一車原石,找到廣東一位專做玉雕的大師,合作大型平面玉雕《荷塘月色》。對一直做圓雕的玉雕大師來說,做這種大型平面浮雕是全新的挑戰,李總憑著自己這一年多來跟著東陽木雕界朋友們學習的所得,不厭其煩地與玉雕大師溝通切磋,把東陽木雕常見的散點ts、構圖飽滿、層次豐富、線條細膩等特點,在玉石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玉石白綠相間的色澤,正與荷葉、荷花的色彩不吻而合,而玉石本身特有的瑩光,又似皎潔的月色,這是木材所無法表現的。由于運用了東陽木雕淺浮雕技法,整個畫面荷葉田田,風生水起,呈現著強烈的動感。
但這只是半成品,李剛需要它擁有一件紅木的“嫁衣”。幾番奔走后,浙江東陽木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向東大膽地接受了李總的提議,將這方玉雕作品與大型木雕落地屏結合,制成雙面落地屏風。果然,這件產品在第五屆“東博會”上一炮打響,獲得了金獎,在其后舉行的藝術品拍賣中,它以208萬余元的價格被香港海皇集團公司拍得。“如果單靠玉雕或者木雕,都無法達到這么高的價位。合作方能共贏,佘太翠玉雕如果能與東陽木雕結合,相信可以豐富東陽木雕的表現形式,提升東陽木雕的藝術品位與市場價位。”李總將佘太翠玉雕與東陽木雕的大膽結合,喻為“木石姻緣”。
問路紅木遭受冷場
為了推動佘太翠的平民化,目前,國喜玉雕還推出了租賃項目,“你可以花較少的錢把玉雕藝術品租回家美化空間,如果時間久了產生感情,則可以最終買斷它。”李剛說,希望這種消費方式能推動“藏玉于民”的風氣形成,讓玉石文化潤澤更多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