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熱泵(也稱地熱泵)是利用地下常溫土壤和地下水相對穩定的特性,通過深埋于建筑物周圍的管路系統或地下水,采用熱泵原理,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實現低位熱能向高位熱能轉移與建筑物完成熱交換的一種技術。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室外地能換熱系統、水源熱泵機組系統和室內采暖空調末端系統。
其中水源熱泵機組主要有兩種形式:水-水型機組或水-空氣型機組。
三個系統之間靠水或空氣換熱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水源熱泵與地能之間換熱介質為水,與建筑物采暖空調末端換熱介質可以是水或空氣。
地源熱泵原理圖:

地源熱泵工作原理是:冬季,熱泵機組從地源(淺層水體或巖土體)中吸收熱量,向建筑物供暖;
夏季,熱泵機組從室內吸收熱量并轉移釋放到地源中,實現建筑物空調制冷。
根據地熱交換系統形式的不同,
地源熱泵系統分為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地源熱泵制冷原理:
地源熱泵系統在制冷狀態下,地源熱泵機組內的壓縮機對冷媒做功,使其進行汽-液轉化的循環。
通過冷媒/空氣熱交換器內冷媒的蒸發將室內空氣循環所攜帶的熱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環的同時再通過冷媒/水熱交換器內冷媒的冷凝,由循環水路將冷媒中所攜帶的熱量吸收,
最終通過室外地能換熱系統轉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室內熱量通過室內采暖空調末端系統、水源熱泵機組系統和室外地能換熱系統不斷轉移至地下的過程中,通過冷媒-空氣熱交換器(風機盤管),以13℃以下的冷風的形式為房供冷。
地源熱泵制熱原理:地源熱泵系統在制熱狀態下,地源熱泵機組內的壓縮機對冷媒做功,并通過四通閥將冷媒流動方向換向。由室外地能換熱系統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熱量,通過水源熱泵機組系統內冷媒的蒸發,將水路循環中的熱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環的同時再通過冷媒/空氣熱交換器內冷媒的冷凝,由空氣循環將冷媒所攜帶的熱量吸收。
在地下的熱量不斷轉移至室內的過程中,以室內采暖空調末端系統向室內供暖。
地源熱泵技術包含了抽地下水方式、埋管方式、抽取湖水或江河水方式等,抽取湖水或江河水方式造價{zd1},埋管方式最貴,但{zh0}。
只要有足夠的場可地埋設管道(地下冷熱交換裝置)或政府允許抽取地下水的就應該優先考慮選擇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如此節能是應為地源熱泵技術借助了地下的能量,地下的能量還是來至于太陽能。
地源熱泵供暖空調系統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換熱系統、地源熱泵機組和室內采暖空調末端系統。其中地源熱泵機組主要有兩種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氣式。三個系統之間靠水或空氣換熱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地源熱泵與地能之間換熱介質為水,與建筑物采暖空調末端換熱介質可以是水或空氣。
地源熱泵主機與節能空調機房的wm配合給整個暖通系統的供熱采暖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節能空調機房和地源熱泵配套使用,其節能空調機房可為整個空調系統提供動力,它的內部主要構造有兩個泵,一個為水源側的泵,一個用戶側的泵。其水源側的泵是給地源熱泵的地埋側輸送循環水,而用戶側的泵就是為室內末端設備輸送循環水,從而達到制冷制熱的目的。在室內末端輸送時,采用水力平衡分配器大大減少漏水隱患,末端冷熱效果均衡。在地源熱泵使用的同時,還可以回收制冷工作過程放出的熱量,用來制取生活用水。在這一整套系統中,地源熱泵主機與節能空調機房、水力平衡分配器,多功能水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暖通空調和供熱采暖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
總而言之,節能空調機房、水力平衡分配器、多功能水箱與地源熱泵的結合為整個暖通系統增加亮點,同時在安裝上便捷了很多,施工時間、采購周期都大大縮短,人工成本也降低了等等。由此可見節能空調機房與地源熱泵的配合是未來暖通行業必然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