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稱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層網絡層負責 IP地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 MAC位址。因此一個主機會有一個IP地址,而每個網絡位置會有一個專屬于它的MAC位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是燒錄在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長(6字節),16進制的數字組成.0-23位是由廠家自己分配.24-47位,叫做組織{wy}標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是識別LAN(局域網)節點的標識。其中第40位是組播地址標志位。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閃存芯片,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也就是說,在網絡底層的物理傳輸過程中,是通過物理地址來識別主機的,它一般也是全球{wy}的。比如,zm的以太網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數,如:44-45-53-54-00-00,以機器可讀的方式存入主機接口中。以太網地址管理機構(IEEE)將以太網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組合,分為若干獨立的連續地址組,生產以太網網卡的廠家就購買其中一組,具體生產時,逐個將{wy}地址賦予以太網卡。形象的說,MAC地址就如同我們身份證上的身份證號碼,具有全球{wy}性。生產網卡、路由器、WIFI無線產品、藍牙產品的廠商都需要為產品申請IEEE OUI代碼,即MAC地址的廠商代碼。廠家取得此代碼后,加上24位(bite)的廠家自編設備號,組成設備的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