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肉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鵝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同時鵝肉作為綠色食品于2002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發展的綠色食品之一。具有yq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等作用。
土雞肉:土雞,家禽的一種。有別于籠養的肉雞、蛋雞。自然散養的固始雞自由覓食,食青草、小蟲,所產的鮮蛋俗稱“笨蛋”,其具有蛋殼厚、耐貯運、蛋清稠、蛋黃色深、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無污染、無yw殘留等特點。
挑選土雞要四看
1、頭要小,2、毛要亮,3、腳要細,4、毛孔小。
較一般的飼料“快速成型雞”而言,土雞的頭相對較小,且雞冠也偏小,顏色紅潤。由于土雞在喂養時,所攝取的食物多是“{ctr}”的,沒有附帶任何添加劑,所以土雞的毛色與普通“良種雞”來說,更為鮮亮,會給人一種油光發亮的感覺。而看“腳”是土雞最為直觀的辨別方法。土雞的腳細,但卻顯健碩,精神有力。由于土雞大多處于放養的狀態,且喂養時間較長,所以其掌底部會有層厚厚的繭。而飼料雞喂養時間短,腳的底部自然比較“嬌嫩”。另外,選土雞還要看其毛孔。在挑選時,可用手撥開雞毛,看其根部。土雞皮膚薄、緊致,毛孔細,是呈網狀排列的。仿土雞皮膚較薄、毛也較細,但不如土雞。而飼料雞則皮厚、松弛,毛孔也比較粗。土雞和仿土雞最重要的特點是膚色偏黃、皮下脂肪分布均勻,而飼料雞的膚色光潔度較大,顏色也偏白。
在下鍋后,雞的分別就更為明顯,土雞和仿土雞燒好后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于湯汁表面,有香味,而飼料雞則肉湯較濁,表面脂肪團聚較少。
野豬肉:
野豬肉質鮮嫩香醇、野味濃郁、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僅為家豬的50%),營養豐富,含有17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數,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2.5倍。野豬肚即豬胃,據《本草綱目》記載,性微溫、味甘,有中止胃炎、健胃補虛的功效。野豬肚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特別對胃出血、胃炎、胃潰瘍、腸潰瘍等有一定的藥理療效。
山黑豬:肉質柔嫩,營養豐富,膽固醇含量低,含水量少,味道香濃。在普通豬瘦肉率58%到~62%的基礎上提高到64%~68%,高蛋白、低脂肪、含有1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尤其硒的含量較高,有ka作用和美發功能。同時它的皮較厚,富含膠原蛋白,是美容的元素,常食可使皮膚細嫩白潤。山黑豬的不飽和脂肪酸是普通豬的2.5倍,血中的血絲含量較家豬少,對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防預和保護作用。對高血壓、高脂肪、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食療效果。故長白山山黑豬肉是一種理想的滋補保jm食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