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文化私下交易出手不需要那么麻煩, 只需要實物是真的有價值就能合作。
大清銀幣外觀看起來,和小時候家里使用的普通硬幣有很大差別,但總價值目前已經(jīng)高達300萬多元人民幣。
消息經(jīng)央視財經(jīng)等多家媒體紛紛轉載,甚至引發(fā)了大量網(wǎng)友們翻箱倒柜在家中翻找,心想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撿到寶了呢?
但據(jù)記者從行業(yè)內了解到的消息,錢幣收藏市場博大精深,“大清銀幣”不過是錢幣投資收藏界這片海洋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說不定更多的潛力藏品就在你的身邊。
“大清銀幣”引發(fā)大眾貨幣投資熱情
據(jù)蘇州錢幣收藏家協(xié)會的理事季宗勃介紹,“大清銀幣”價值之所以較高,是因為存世量少。
有近15年貨幣收藏經(jīng)驗的資深收藏愛好者顧先生表示,大清銀幣在錢幣收藏界早就以較高的身價和穩(wěn)定的上升趨勢為人所熟知。
相較于這些年來,陸續(xù)在收藏界掀起熱潮的翡翠、南紅、文玩等等,錢幣收藏似乎一直不溫不火,但也牢牢占據(jù)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屬于自己的一票支持者。而借著“大清銀幣”的網(wǎng)絡熱潮,吸引了更多普通大眾將投資視野轉到了錢幣收藏市場上。
2004年1月,一件光緒23年的大清銀幣在美國StephenAlbum拍賣公司(簡稱SA)錢幣專場拍賣會上以28.68萬美元成交,合約178.1萬元人民幣,成為屆時中國錢幣板塊{zd0}贏家。據(jù)悉,這件拍品是早前備受關注的民國時期zm錢幣收藏家與鑒定家趙權之舊藏—泰和通寶折十。
當然,從投資理財角度來分析,錢幣收藏也是大有可為的一件事,顧先生就以清代的銀幣舉了個例子,“大清銀幣”在2001年的時候,每枚售價大約在8萬~10萬元,2005-2006年的時候,每枚售價就已經(jīng)達到了200萬~300萬元,而到了2015年,好品相大清銀幣單枚價格至少200萬元。
顧先生表示,漲幅如此之大,一般多做收藏之用,不再出手,于是導致市場上的大清銀幣就越來越少,價格當然也就隨著一路高漲。“如果01年收購了1枚,10萬元本金現(xiàn)在大約增值到200萬元,這倍數(shù)翻的,別說是和存銀行相比,就算是投資在房產(chǎn)上,也沒有這么高額的回報率啊。”顧先生笑著說。
【分享】“最自私的行為是無私”。當你將有價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幫助他人的開始。
手機號 :13750504965←長按可復制
微信ID:13750504965←長按可復制
主 編Q Q:3033379369←長按可復制(為您提供藏品鑒定評估交易)
文化/交流/鑒賞/交易/古玩 鑒賞.周經(jīng)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