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是一種化合物,化學式是CaCO3。基本上它并不溶于水。它可存在于以下形態: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巖、大理石、石灰華。可于巖石內找到。動物背殼和蝸殼的主要成份。同時,它還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漢白玉質地堅硬潔白,石體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稱汗線,故而得名漢白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色調淡雅、紋理清晰、圖案美觀的大理石。人們常用大理石來裝飾墻壁、制作桌面及各種文具和工藝品。北京故宮各大殿臺基周圍的欄桿,就是用純白色大理石制作的。這種純白色的大理石就叫作漢白玉。
引用亞洲寶石協會(GIG)地方玉石研究報告:漢白玉:它是一種晶瑩潔白的大理石,色白純潔,內含有閃光晶體,給人一塵不染和莊嚴肅穆的美感。漢白玉的產量占整個大理石產量的約30%左右,多作為雕塑人像、佛像、動植物等。
名稱由來
漢白玉是一種名貴的建筑材料,它潔白無瑕,質地堅實而又細膩,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來的名貴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據傳,我國從漢代起就用這種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宮殿,裝飾廟宇,雕刻佛像,點綴堂室。因為是從漢dk始用這種潔白無瑕的美玉來做建筑材料的,人們就順口說成了漢白玉。
辨別真假
假冒的漢白玉不在少數,我們該如何辨別真偽呢?其實只需一道光芒和三字口訣。一道光芒就是最普通的燈光或者陽光,鑒定是不是漢白玉,這是最重要的手法。而三字口訣,正是“漢”、“白”、“玉”這三個字。“玉”字說出了漢白玉的特性,其實漢白玉并不是玉,而是大理石的一種,之所以以玉命名,是因為它瑩潤有光澤,薄的地方都能透過光。“白”字指的是它的白要夠耀眼,夠閃亮,對著陽光一轉,能達到滿眼金星的效果。
而最重要的是這個“漢”字。但這個“漢”竟然是個錯別字。漢白玉的“漢”,原本應該是出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漢白玉最鮮為人知的一個特征:真正的漢白玉,并不是潔白無瑕的,而是隱含著淺淺的紋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記一樣。用這三條標準,在大晴天,有心人在故宮里走走看看,就會發現符合這些標準的古建,可謂少之又少。
聯系人:黃先生 1871145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