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濕法煙氣脫硫除塵(燒結機)吸收塔技術說明
一、脫硫吸收塔部分組成
(1) 塔體
(2) 煙氣接入口
(3) 強化傳質沸騰裝置
(4) 霧化噴淋系統
(5) 導流旋板
(6) 多維除霧器
(7) 檢查孔
(8) 煙囪
二、沸騰傳質、噴淋與旋板導流一體強化傳質吸收塔特點
(1)吸收塔內設置的沸騰床與旋流板促進了氣液的傳質傳熱過程,有噴淋空塔壓降低和填料塔氣液分布好的優點,且傳熱傳質推動力大,脫硫效率高。
(2)設置強化傳質后,錯位布置的兩排棒形成無數個文丘里,漿液與逆流而上的熱煙氣形成強烈湍流,打碎含鈉堿的漿液,極大地增加了氣液相之間的傳質、傳熱表面,另一方面煙氣通過強化傳質層 時,以液體包圍氣體的鼓泡傳質過程,提高了傳質效率。
(3)在吸收塔內設置強化傳質層,對進塔的煙氣進一步分布,使煙氣在吸收區的分布更均勻,通過強化傳質層后,煙氣以接近“平推流” 的方式通過吸收區,更能保障高的脫硫效率。
(4)采用沸騰訂與旋板導流復合結構,由于提高了吸收過程的效率,可要更低的液氣比下達到較高的脫硫效率,降低了循環液的循環量,降低了電的總消耗。
(5)噴淋層+強化傳質層構可以適應SO2含量的波動。當預計煙氣SO2含量會長期增加時,可以調整傳質層的間距,即增加傳層上湍流層的高度,當煙氣SO2含量降低時,可以去除部分的傳質層棒,增加傳質層的“開孔面積”,這樣可以減少吸收塔系統的壓頭,減少電耗。
(6)強化傳質層有相對較高的塵去除率,可以減少進入除霧器的灰塵含量,提高除霧器的工作可靠性。
(7)工藝技術成熟,裝置運行可靠性高,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三、霧化噴淋層
吸收塔內部漿液噴淋系統由分置管網和脫硫液噴嘴,噴淋系統的設計能均勻分布要求的噴淋量,流經每個噴淋層的流量相等,并確保脫硫液與煙氣充分接觸和反應。
噴淋層的數量1-3層,每層安裝了螺旋噴嘴,保證吸收塔每個噴淋截面的脫硫液覆蓋面積超過200%。所有脫硫液噴嘴能避免快速磨損、結垢和堵塞,脫硫液噴嘴材料采用防腐耐磨材料制作,脫硫液噴嘴與管道的設計便于檢修,沖洗和更換。
四、 除霧層
濕法脫硫吸收塔在運行過程中,易生產粒徑為10-60微米的“霧”,“不霧”不僅含有水分,它還溶有硫酸、硫酸鹽、SO2等。如不妥善解決任何進入煙囪的“霧”實際就是把SO2排放到大氣中,同時也造成風機、及煙道的玷污和嚴重腐蝕。因此濕法脫硫工藝上對吸收設備提出除霧的要求,被凈化的氣體在離開吸收塔之前要除霧。除霧器是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其性能直接影響到濕法 系統能否連續可靠運行。
除霧器系統由除霧器本體及沖洗系統組成
煙氣通過除霧器的彎曲通道,在慣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將氣流中夾帶的液滴分離出來。
脫硫后的煙氣以一定的速度流經除霧器,煙氣被快速連續改變運動方向,因離心力和慣性的作用,煙氣內的霧滴撞擊到除霧器葉片上被捕集下來,霧滴匯集形成水流,因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漿液池內,實現了氣液分離,使得流經除霧器的煙氣達到除霧要求后排出。
除霧器的除霧效率隨氣流速度的增加面增加,這是由于流速高,作用于霧滴上的慣性力大,有利于氣液的分離。但是流速的增加將造成系統阻力增加,也使能耗增加。而且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過高會造成二次帶水,從而降低除霧效率。通常將通過除霧器斷面的{zg}且不致二次帶水,從而降低除霧效率。通常將通過除霧器斷面的{zg}且不致二次帶水時的煙氣流速定義臨界流速,該速度與除霧器結構系統帶水負荷氣流方向,除霧器布置方式等因素有關,設計流速一般選定在3.5-5.5M/s。具體為一級除霧器本體、沖洗水管道、噴嘴、支撐梁及相關連接、固定密封件組成。
五、裝置的技術特點
(1)氣液分配合理
采用了獨有的強化傳質沸騰床與旋板導流器裝置,提高了脫硫除塵效率,同時使煙氣的流場分布均勻,更易實現噴淋層的{gx}洗滌,以極低的氣液比達到很高的脫硫效率。
(2)液氣分離徹底
獨具特色的{gx}脫水技術,由兩種不同間距脫水除霧裝置組成的液氣分離系統,充分有效地發揮了各自的優勢和特性。
(3){gx}傳質低液氣比
由于有用了專用的強化傳質沸騰床與旋板導流器設計,傳質傳熱效率提高,在同樣的脫硫效率下,該設計使整個系統所需要的循環流的量減少,即降低了系統的液氣比。所需的液氣比降低,使得循環漿液量減少,循環泵所需要的功率減少。該裝置與傳統空塔噴淋相比,節省能耗10-15%。
(4)選材科學合理
塔體采用耐腐、耐磨、成熟的玻璃鋼結構,脫硫塔內所有接觸到煙氣或脫硫液的部分均采用襯層或特殊材料的形式進行重防腐和高耐磨處理。
六、吸收塔工作原理
含SO2和煙塵的煙氣從脫硫除塵器下部進入,合理布風使煙氣流由下而上通過孔板的漿液層,當氣流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圍時在孔板上形成沸騰層,沸騰中的氣泡不斷破裂,合并又重新生成。當含SO2的煙塵在通過沸騰層時,氣液接觸傳質和各種機理的綜合作用下,煙氣得到凈化達到脫硫除塵的目的。 然后迫使煙氣以一定的速度螺旋通過。而脫硫劑液則以霧化狀態同向噴入,并形成多道強勁的環形水霧區域,當鍋爐煙氣強旋流通過時,就能和水霧流混合接觸,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絕大部分硫化物和煙塵在離心力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沿筒壁四周流下,經出灰口到沉淀池,灰渣沉淀后清理外運,灰液則循環使用,煙氣則進入內筒進一步凈化后,通過除霧器經風機進入煙囪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