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抗壞血酸
中文別名:D-2,3,5,6-四羥基-2-己烯酸-gamma-內酯;赤藻糖酸;D-2,3,5,6-四羥基-2-己烯酸-γ-內酯;異維生素C;D(-)-異抗壞血酸;D-異維生素C
英文名稱:D-Isoascorbic acid
CAS號: 89-65-6
化學性質:白色至淺黃色結晶體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光線照射下逐漸發黑。干燥狀態下,在空氣中相當穩定。但在溶液中并在空氣存在下迅速變質。于164~172℃熔化并分解。本品系抗壞血酸的異構體,化學性質類似于抗壞血酸,但幾無抗壞血酸的生理活性作用(僅約1/20)。抗氧化性較抗壞血酸佳,價格亦較廉,但耐熱性差。有強還原性,遇光則緩慢著色并分解。重金屬離子會促進其分解。
極易溶于水(40g/100m1)。溶于乙醇(5g/100ml)。難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醚和苯。
用途:抗氧化劑;防腐劑;發色助劑。異抗壞血酸主要用于食品工業。在日本占有總需求量的93%以上。用作食品抗氧化劑,廣泛用于肉食品、魚食品、啤酒、水果汁、果汁晶、水果和蔬菜罐頭、糕點、乳制品、果醬、葡萄酒、咸菜、油脂等。異抗壞血酸的毒性:小鼠口服LD50為5g/kg。對大鼠飼喂含1%異抗壞血酸的食餌6個月,未見生長異常。再繼續飼喂二年,在體重、死亡率和組織病理學的觀察方面均沒有任何異常。人攝取異抗壞血酸,在體內可轉變成維生素C。在實際使時,幾乎都是使用其鈉鹽,如異抗壞血酸鈉(C6H7NaO6)。異抗壞血酸鈉為白色結晶。能溶于水,水溶液pH為5-6。小鼠口服LD為15.3g/kg。
生產方法:以玉米淀粉為原料,通過發酵成葡萄糖酸來制得。日本藤澤藥品公司采用的工藝過程是:由玉米淀粉制得葡萄糖,然后制成2-古羅酮糖酸甲酯(Methly2-ketogluconate),用甲醇鈉處理得到異抗壞血酸鈉,再通過離子交換樹脂脫鹽,即制得異抗壞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