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農村,矛盾的是現代以城鎮周邊開發為主,發展與建設十分不平衡。鑒于現代公墓的發展趨勢,有必要參考國內外zm公墓的規劃設計。這些公墓的共同發展理念是“環境園林化、景觀生態化、土地節能化、形式藝術化、葬式多樣化、人文關懷化”。
從藝術審美心理上考慮,墓碑設計再好也不是孤立品,同樣需要景觀環境的襯托。景觀設計是通過現代化建筑工程技術,將自然物(山、水、樹等)和人工物(建筑、道路、人植之樹等)合理的統一起來,從“形”、“意”結合的技術、語言、制度、藝術等著手,表現出人們的情感、意識、觀念、思想等。營建親切、寧靜,可以為前來祭奠的人們提供休息、冥想的場所,構成一座現代的墓葬園林,以減輕殯葬活動者的悲哀。
“到墓園旅游去”,“墳墓里埋藏的,有時不僅是死去的人,還是一個城市的經歷、文明與氣質。” 現在有些城市以藝術墓園作為游客的心靈旅游景點,消解人們對死亡、墓地、墓碑的恐懼,營造了淡化生死、淡化貧富、淡化貴賤、凈化靈魂、美化生活的圣地名區。在武漢,石門峰陵園已經成為一些旅游公司“武漢一日游”中的旅游點。另外上海福壽園、濱海古園,廣州銀河園等已經變成公園。上海福壽園于 2008 年以人文藝術理念、以公園為主體的環境建設和現代企業經營模式,被世界殯葬協會列入世界sd公墓,并冠以“東方最美的墓園”之名。如果說是“一個戶外的歷史博物館”,那么里面矗立的墓碑就是一通通用書寫文字、雕刻紋飾等展示城市文明與文化的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