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軸器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機械設備,但很多用戶發現在拆卸聯軸器的時候很是麻煩,而且不知從何下手,更有甚者造成了聯軸器的損壞,
(1)拆下聯軸器時,不可直接用錘子敲擊而應墊以銅棒,且應打聯軸器輪轂處而不能打聯軸器外緣,因為此處極易被打壞。最理想的辦法是用擄子拆卸聯軸器。對于中小型水泵來說,因其配合過盈量很小,故聯軸器很容易拿下來。對較大型的水泵,聯軸器與軸配合有較大的過盈,所以拆卸時必須對聯軸器進行加熱。
(2)裝配聯軸器時,要注意鍵的序號(對具有兩個以上鍵的聯軸器來說)。若用銅棒敲擊時,必須注意擊打的部位。例如,敲打軸孔處端面時,容易引起軸孔縮小,以致軸穿不過去;敲打對輪外緣處,則易破壞端面的平直度,在以后用塞尺找正時將影響測量的準確度。對過盈量較大的聯軸器,則應加熱后再裝。
(3)聯軸器銷子、螺帽、墊圈及膠墊等必須保證其各自的規格、大小一致,以免影響聯軸器的動平衡。聯軸器螺栓及對應的聯軸器銷孔上應做好相應的標記,以防錯裝。
(4)聯軸器與軸的配合一般均采用過渡配合,既可能出現少量過盈,也可能出現少量間隙,對輪轂較長的聯軸器,可采用較松的過渡配合,因其軸孔較長,由于表面加工粗糙不平,在組裝后自然會產生部分過盈。如果發現聯軸器與軸的配合過松,影響孔、軸的同心度時,則應進行補焊。在軸上打麻點或墊銅皮乃是權宜之計,不能作為理想的方法。
聯軸器304不銹鋼膜片和軸瓦的潤滑效果達不到要求時,會出現多種的故障特征。如機油壓力低,軸和軸瓦之間的局部就會因直接接觸產生干摩擦而導致運動表面的損傷和損壞,此時的軸表面呈藍色。如果潤滑油失效或壓力建不起來,運動表面就wq失去了油膜的保護,直接接觸進行干摩擦。溫度升高軸瓦的合金層熔化,及時停機就產生“抱瓦”的現象,不及時停機就會造成更嚴重的零件損壞。某些確實難以購到的軸承品種,失效后無備用件而不得不修,特別是進口軸承;軸承有輕微損傷,例如庫存時期產生的輕微水銹,以及運輸過程產生的輕微的微動磨蝕,這類情況修復容易而棄之可惜。
除了經濟性以外,聯軸器的修理還有其技術性,這就要求修理者充分了解軸承相應的技術要求,與軸承及其零件在結構上、工藝上以及材料上的特點,否則很難保證軸承修理有合乎要求的效果。
影響高碳鉻鋼滾動軸承零件使用壽命的主要材料因素及控制程度為:(1)鋼在淬火前的原始組織中的碳化物要求細小、彌散。可采用高溫奧氏體化630℃、或420℃高溫,也可利用鍛軋余熱快速退火工藝來實現。(2)對于GCr15鋼淬火后,要求獲得平均含碳量為0.55%左右的隱晶馬氏體、9%左右Ar和7%左右呈勻、圓狀態的未溶碳化物的顯微組織。可利用淬火加熱溫度和時間來控制得到這種顯微組織。
聯軸器外形尺寸,即{zd0}徑向和軸向尺寸,必須在機器設備允許的安裝空間以內。間選擇裝拆方便、不用維護、維護周期長或維護方便、更換易損件不用移動兩軸、對中調整容易的聯軸器。
大型機器設備調整兩軸對中較困難,應選擇使用耐久和更換易損件方便的聯軸器。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一般比非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使用壽命長。需密封潤滑和使用不耐久的聯軸器,必然增加維護工作量。對于長期連續運轉和經濟效益較高的場合,例如我國冶金企業的軋機傳動系統的高增端,目前普遍采用的上齒式聯軸器,齒式聯軸器雖然理論上傳遞轉矩大,但必須在潤滑和密封良好的條件下才能耐久工作,且需經常檢查密封狀況,注潤滑油,維護工作量大,增加了輔助工時,減少了有效工作時間,影響生產效益。
現在對于產品的質量不少朋友對其也是很關注,下面對于聯軸器的安全問題給您解釋一下。
如何做到安全聯軸器201不銹鋼膜片的應用合理配用扭矩范圍內的型號產品,例如齒式聯軸器GIICL12型的扭矩為45000N.m,你應該設備的扭矩要小于45000這個值,按常理小于30%的扭矩最合理相應也就安全了!連接要有硬部件,例如彈性套柱銷聯軸器的連接件-靠背銷就是里面有螺栓,當減震墊損壞了螺絲也是能傳力的,在一時半會也停不產,在生產上也算是安全的一種體現!改產品的使用配套設施要結合軸器的自身,扭矩性能,一味的增強扭矩也是與安全背道而馳的,例如HL型柱銷軸器,像這種產品就可以說是過載保護型產品,出現事故,設備過載運行都會造成傳動件的折斷停止電機傳力的工作,安全保護設備,及減少事故時間延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