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種植小麥的朋友經常會遇到不能抗病的麥種,不抗倒伏的麥種,也是因為一些地方的農民朋友在選用小麥品種時,存在著不少誤區,下面就由濟南朝暉種來講一講吧。
![](http://zs1.img-/pic/170359/p2/20170105173310_7209_zs.jpg)
誤區之片面求新
我們知道,正規的農作物新品種一般是指經過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并經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在產量、品質、抗性等方面表現優異的品種。但在市場上,一些單位和個人受利益驅動往往將剛培育出來、未經過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的新品系就以新品種的名義向農民宣傳,有的甚至將已被淘汰的品系也冠以新品種的名義大量推銷,結果使一些農民引種后造成減產或絕收。
抗倒伏性是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因素,倒伏給小麥生產帶來極大損失,小麥倒伏可分為莖倒伏和根倒伏兩種類型,其中莖倒伏發生較為普遍,下面就由濟南朝暉種業來講一講吧。
倒伏是作物生產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小麥在風雨及病蟲害等不良環境條件下,易出現莖稈倒伏,一般導致減產7%~35%,嚴重的田塊達40%。倒伏后的小麥,不僅產量降低,收割不便,而且嚴重影響產品質量,造成子粒癟瘦,容重降低,磨粉品質變差,小麥商品性和可制作性能下降,直接影響到優質麥的生產與加工。
小麥倒伏會造成糧食的減產,增大收割的壓力,增加成本,小麥的抗倒伏性是小麥高產穩產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就由濟南朝暉種來講一講吧。
![](http://zs1.img-/pic/170359/p2/20170105173254_7977_zs.jpg)
小麥植株抗倒伏能力與株高和莖稈機械強度密切相關,適度降低株高是提高抗倒伏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高產超高產條件下,單純降低株高難于達到高產與抗倒伏兩目標的同步實現,在一定株高條件下增強莖稈機械強度成為莖稈抗倒伏的關鍵因素。研究表明,木質素含量與莖稈機械強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