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輪胎是用木頭、鐵等材料制成,第yi個空心輪子是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遜發明的,他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涂膠帆布制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制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后托馬斯又制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可惜的是因為內層沒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斷面形狀和斷面寬。
4、胎側:胎肩胎圈部位輪輞裝配線(防水線)之間部分
5、胎圈:輪胎安裝輪輞上與輪輞接觸部分
6、胎趾:胎圈內側{jd0}部位
7、胎踵:胎圈外側與輪輞胎圈座圓角接觸部分
8、胎里:外胎兩胎趾之間內表面
9、密封層;外胎兩胎趾之間耐透氣膠層(內襯層)
10、胎圈補強層:起加強胎圈作用而貼胎圈部位纖維或鋼絲簾布層(鋼絲子口bao布)![](http://zs1.img-/pic/173515/p4/20170223171622_1402_zs.jpg)
三、汽車和高速公路發展對輪胎質量和使用提出了更高基本要求:
1、高負荷能力和好緩沖性能力
2、大牽引力和好剎車能力
3、良好轉彎能力和方向穩定性能力
4、好耐磨性能及耐久性能
5、安全性及低滾動阻力
第六節部分常見輪胎術語定義
、外胎:承受各種作用力輪胎外殼體
二、內胎:用于保持輪胎內壓帶有輪胎氣門嘴圓環形彈性體
三、墊帶:用于保護內胎著合面受輪輞磨損環形帶![](http://zs1.img-/pic/173515/p4/20170223171622_140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