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膏工業雖然起步較晚,基礎較差,但發展很快,1995年石膏產量就猛增至2659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第界一石膏消費大國。至2004年,全國石膏原礦年生產3000萬噸以上,總計石膏消費量約為3500萬噸。中國現有石膏開采礦山500多個,年產量10萬噸以上的大中型礦山約50個,其產量占總產量的40%,鄉鎮小型礦山產量約占總產量的60%。
按生產方式分,露天開采約占30%,地下開采約占70%。在地下開采的石膏礦山中,因種種原因使平均回采率低于30%,得到優先開采的優質資源并未得到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資源浪費嚴重,令人痛心!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153_4623_zs.jpg)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130_8960_zs.jpg)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053_7368_zs.jpg)
只能是一個吸熱過程(可從系統的電勢能的角度分析而知)。而過程2(即溶劑化過程)的熱效應卻不一定。 我們以固體Ca(OH)2溶于水為例。溶解前的體系是氫氧化鈣固體和純水。 對于過程2:Ca(OH)2(固體)+nH2O → Ca(OH)2.nH2O(溶液)的熱效應主要取決于氫氧化鈣是否與水作用形成配合物即Ca(OH)2.nH2O的形式(n的值取決于鈣元素的空電子軌道數目和其他外部條件如溫度條件等)。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153_4623_zs.jpg)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130_8960_zs.jpg)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053_7368_zs.jpg)
tr二水石膏(CaSO4·2H2O)又稱為生石膏,經過煅燒、磨細可得β型半水石膏(2CaSO4·H2O),即建筑石膏,又稱 熟石膏 、 灰泥 。若煅燒溫度為190 °C可得模型石膏,其細度和白度均比建筑石膏高。若將生石膏在400-500 °C或高于800 °C下煅燒,即得地板石膏,其凝結、硬化較慢,但硬化后強度、耐磨性和耐水性均較普通建筑石膏為好。通常為白色、無色,無色透明晶體稱為 透石膏 ,有時因含雜質而成灰、淺黃、淺褐等色。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130_8960_zs.jpg)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053_7368_zs.jpg)
![](http://zs1.img-/pic/174628/p2/20170228135130_1909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