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s1.img-/pic/169544/p3/20170110090827_1489_zs.jpg)
鐵嶺組主要為碳酸鹽巖沉積,高振西等(1934)選用薊縣鐵嶺村地名,稱為“鐵嶺灰巖”。 鐵嶺組早先分為兩段,鑒于發現兩段巖性有明顯區別,并認為之間還存在著較明顯的沉積間斷和古地磁極倒轉等現象,陳晉鑣等(1980)將其進一步分為兩個亞組,即下部莊子亞組和上部老虎頂亞組。前者命名地點在薊縣城北5km的莊子村,后者最早為長春地質學院1973年命名,命名地點在薊縣城北3km的夏莊子村附近山名。從更大區域來看,研究者更傾向于鐵嶺組兩段的劃分(河北省地質礦產局,1989;陳晉鑣等,1999;蘇文博等,2010)。
在霧迷山組第四亞組(閃坡嶺亞組)底部采集3件斑脫巖樣品:13WMS01-1、13WMS01-2和13WMS02,在鐵嶺組上亞組(老虎頂亞組)底部采集4件斑脫巖樣品:13TL01-1、13TL01-2、13TL01-3和13TL01-4,每件樣品的重量在10kg左右。將樣品粉碎至80目,經過淘洗和分選之后在實體顯微鏡下手工挑出待測鋯石。
![](http://zs1.img-/pic/169544/p3/20170110090704_7836_zs.jpg)
鋯石分選工作在河北省廊坊宇能巖石礦物分選技術fu務有限公司完成。待測鋯石的基本特征見表 1。將待測鋯石樣品顆粒和鋯石標樣TEM(Black et al., 2003)和M257(Nasdala et al., 2008)澆鑄在環氧樹脂靶上,待環氧樹脂固化以后將樣品靶打磨、拋光至鋯石的核部。對鋯石進行透、反射光顯微照相以及陰極發光圖象分析,以檢查鋯石的內部結構、選擇適宜的測試點位。
![](http://zs1.img-/pic/169544/p3/20170110090518_3179_zs.jpg)
依據上述新進展,燕山地區以及整個華北克拉通中-新元古界年地層格架已在相當大程度上得到了重新厘定(Li et al., 2013; 蘇文博,2014)。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的這些研究成果均來自冀北-遼西以及北京西山等“外圍”地區;而作為我國中-新元古界標準剖面所在地的薊縣地區,除上述含火山巖夾層的長城系大紅峪組獲得了定年之外,其上巨厚的地層序列(薊縣系及青白口系)卻一直缺乏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