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家裝在中國的發展也不過僅20年的歷史。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城市人開始 在福利分房的資助下,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從過去一家幾口擠在10幾平、20幾平的小房子,搬進了七八十平的相對大一點的房子。有部分人出于對新房子的喜愛,加之個人經濟條件較好,開始慮對房屋進行一下裝修裝飾。那時的裝修偏重于室內家具的制作,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打上各種柜子,以儲藏更多的家庭用品。到了上世紀90年,商品房開始興起,國家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人們開始靠自己掙來買房安居。房屋的面積也從過去的四五十平、七八十平,發展到一百多平方,有的房子甚至超過了200平方。
![](http://zs1.img-/pic/171339/p2/20170119095146_7179_zs.jpg)
地面在人們的視域范圍中是非常 重要 的,地面和人接觸較多,視距又近,而且處于動態變化中,是室內裝飾的重要因素之一,設計中要滿足以下幾 個原則:1、地面要和整體環境協調一致,取長補短,襯托氣氛。從空間的總體環境效果來看,地面要和頂面、墻面裝飾相協調配合,同時要和室內家具、陳設等起到相互襯托的作用。2、注意地面圖案的分劃、色彩和質地特征。地面圖案設計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首先是強調圖案本身的獨立完整性,如會議室,采用內聚性的圖案,以顯示會議的重要性。色彩要和會議空間相協調,取得安靜、聚精會神的效果;第二種是強調圖案的連續性和韻律感,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規律性,多用于門廳、走道及常用的空間;第三種是強調圖案的抽象性,自由多變,自如活潑,常用于不規則或布局自由 的空間。3、滿足樓地面結構、施工及物理性能的需要。地面裝飾時要注意樓地面的結構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構造、施工上的方便,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圖案效果,同時要慮如防潮、防水、保溫、隔熱等物理性能的需要。地面的形式各種各樣, 種類較多,如 :木質地面、塊材地面、水磨石地面、塑料地面、水泥地面等等,圖案式樣繁多,色彩豐富,設計時要同整個空間環境相一致,相輔相成,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http://zs1.img-/pic/171339/p2/20170119095156_7945_zs.jpg)
家裝內容的發展變化家庭裝修裝飾的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過去較為普遍的墻裙從家裝中消失了,門套線也越來越窄,軟bao也很少使用了。過去家庭裝修中占主體的柜子制作也開始減少,過去每個房間都要打一面墻或半面墻的衣柜、儲藏柜,有些家庭干脆不打柜子,所有衣物柜、電視柜、書柜、鞋柜、酒柜都到家具城去買現成的家具,過去有些家庭還打木床,基本上都是買床。
![](http://zs1.img-/pic/171339/p2/20170119095140_8276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