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由襪口、襪筒和襪腳3部分組成。其中襪腳bao括襪跟、襪底和襪背、襪頭。襪口的作用是使襪子邊緣不致脫散并緊貼腿上。襪子的主要參數有5個:襪號、襪底長、總長、口長和跟高。
襪子的規格是用襪號表示的,而襪子的尺碼又是以襪底的實際長度尺寸為標準的,所以知道自己的腳長后便可選購合腳的襪子。可是,由于襪子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其在襪號系列上也有所不同。其中彈力尼龍襪,以襪長相差2cm為1檔;棉紗線襪、錦綸絲襪、混紡襪等的襪號系列,則以相差1cm為1檔。
可用“緊、松、大、光、齊、清”6個字來概括,即襪口和襪筒要緊,襪底要松,襪后跟大,襪表面光滑,羅口平齊無歪斜,針紋組織清晰,花紋、襪尖、襪跟無露針。

如果還有一種生活用品是每日必須,那就是襪子,棉襪是任何階層人士都要穿的生活必需品,是防寒保暖的腳部消費品,市場消費量極大。
據qw統計測算,國內棉襪需求每年在40億雙左右,并且每年以8%——10%的比例增長;國際市場的年需求量為60億雙左右,需求量年增長為7%,中gd的市場需求在不斷擴大,襪機市場前景看好,需求決定了產品的生命力。長期以來,織襪行業以其投資少、流程短、利潤高、回本快,能編織多種tr及化學纖維襪等特點,一直受到國內外廣大投資者的青睞,是投資興業,實現長久回報的上佳選擇。

英國人威廉·李(William Lee),他的妻子從事手工編織從而引起他對針織機械的研究,于1589年發明了世界上第1臺手工針織機,用于織制毛褲。1589年又改制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不久,法國人富尼埃(Fournier)在里昂開始生產絲襪。直至17世紀中葉才開始生產棉襪。1933年,杜邦公司的一位化學師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和水的混合物在高溫下熔化后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并靈活的細絲mm尼龍纖維,它的出現無疑是襪子歷史的一個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