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Nike+FuelBand和Jawbone等傳感器式腕帶走進人們的生活,用來衡量人們每天走了多少路、睡眠質量如何等等。我認 為,這種趨勢在2013年還將繼續,而傳感器的形式會有所改進,功能也將更強大。例如配備了傳感器的手表Basis,可以測量心率。所有這些設備都會與移 動應用或Web應用相整合,跟蹤用戶狀況并提供建議。
2013年人們將看到的另一個趨勢是,應用與設備的進一步整合,允許人們無線控制許多日常操作,如燈泡和家用電器等。2013年,我們將看到更多這樣的智能設備。
上述預測只是2013年我們可能看到的消費科技發展趨勢的一部分。其他一些趨勢還bao括云存儲等。確定的是:一定會出現一些令人意外的趨勢,又是我們沒有預測到的。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既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又將成為物聯網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層的主體技術。


在互聯網產業及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預期下,互聯網企業再現上市潮。2010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頻頻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國IPO居多,這批上市公司占到了美國IPO公司總數的1/4強,成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聯信息fu務有限公司、北京搜ll狐互聯網信息fu務有限公司、廣州網ll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網絡公司上市后的第二波集體上市浪潮。與上一波相同的是,這批上市網絡企業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只中國網絡股先后上市,但后市表現讓人失望。人人網雖首日大漲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個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發行價。而網秦天下首日即破發,最終以近20%的跌幅結束當天交易。
專業人士稱,許多美國投資者只是沖著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顯的投機成分。此外,各種中國企業所謂的業績zj、違規操作消息不絕于耳,這導致中國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為之不遠。在互聯網繁榮的外表下,實則暗潮洶涌。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抓住機遇,抵御風險。


移動互聯風潮席卷全球每一個角落,而頗為敏感的傳媒業首當其沖。過去十年間,傳統媒體已經深深陷入了“不改變,無生路”的魔咒中,一大批傳統媒體紛紛倒下。但欣欣向榮的是那些誕生于網絡的新興媒體,它們的活力與朝氣似乎讓人覺得“未來是你們的”。一方面是傳統媒體的衰亡,一方面又是新興媒體的崛起。與其說是互聯網沖擊了傳媒業,倒不如說互聯網是傳媒業進化的契機。毋庸置疑,傳媒行業將在移動互聯網的滲透下,重塑成一個我們難以想象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