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惡劣天氣的影響,倒伏給小麥生產帶來極大損失,小麥倒伏可分為莖倒伏和根倒伏兩種類型,下面就由濟南朝暉種來為大家簡單講一講吧。

小麥生育后期的倒伏特性及倒伏抗性研究已有很多報道, 主要集中于單作小麥。研究結果一致表明, 小麥株高、節間長度、莖稈壁厚、莖粗、莖稈充實度和機械強度等與倒伏有密切關系, 基部節間短、充實度高、機械強度大有利于增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這些指標也同樣適用于套作小麥抗倒伏特性的評價。
小麥倒伏是大眾非常頭疼的問題,早春是預防小麥倒伏的關鍵時期,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多管齊下,不僅僅可以使用抗倒伏的麥種,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下面就由濟南朝暉種來講一講吧。

1.深鋤斷根 深中耕是控制群體,預防倒伏的重要措施,對群體大(起身期畝群體90萬頭以上的高產麥田)、有旺長趨勢的麥田,在起身前后深中耕8~10厘米,切斷浮根,抑制小分蘗,促主莖和大分蘗生長,加速兩極分化,推遲封壟期,促植株健壯生長。
2.適當鎮壓 對群體較大,植株較高的麥田,除控制返青肥水和深中耕外,起身后拔節前還要進行鎮壓,以促根系下扎,蹲粗莖基部節間和降低株高。鎮壓視旺長程度進行2~3次,每次間隔4天左右,鎮壓時還應掌握“地濕、早晨、陰天”三不壓的原則。
近年來小麥倒伏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產量,小麥倒伏從時間上可分為早倒和晚倒,從形式上分為根倒和莖倒,那么小麥倒伏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濟南朝暉種來講一講吧。

小麥倒伏原因
1.1氣候因素
倒伏的原因一般都是強降雨和大風造成,尤其是當小麥處于灌漿后期,穗重加之連續降雨和大風,大部分高稈品種和群體過大田塊發生點片倒伏。
1.2品種因素
倒伏的品種基本都是株高在85 cm以上且群體過大、莖稈細弱。利辛縣倒伏的品種主要是煙農19、皖麥38和豫麥70,其他品種倒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