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貼是由瑞士一名工程師喬治-德-麥斯他勒(1907--1990)發明的.一次獵回來,他發現針尾草粘在自己的衣fu上。他用顯微鏡觀察后發現,針尾草的果實有一種勾狀結構,可以粘附到織物上. 于是他就想到可以用由很多鉤子組成的織物來粘附其它織物,要分開的時候又較容易分開。1951年,他的這項發明獲得一張瑞士專利證書。他大約用了8年的時間完善了粘扣帶生產過程。現在粘扣帶已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50項發明之一。

民間織帶在歷史曾是農村家庭收入的重要補充。民間織帶,技藝精湛,經過歷農婦的藝術積累,形成了機織300毫米的寬帶和5毫米的狹帶。寬帶的款式,有薺萊花、曲龍、銀鏈、三羊、王字、三羊等10多種;狹帶的款式,有腰菱帶、橫子帶、邁字帶、棗花帶等10多種。 民間織帶滲透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承載著中華民族黃道婆紡織術支脈的文化淵源基因。同時,蘊含著絢麗多彩的藝術花樣。目前,隨著現工業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上海民間織帶技藝瀕臨危亡。因此,保護、傳承、開拓、創新民間織帶,對于維系社會生活和民間技藝、民族文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織帶上機還要經過穿紗,調機,確認樣版等工序,如果是染色的話還要上染機試收縮,一般織帶的款式手工都是很復雜的,而且要求的工藝是很嚴格,所以打個樣不像做大貨那樣順手!耗時就比較久,人工成本較貴,所以打樣的人工費一般是2倍。還有就是打樣的損耗是非常大的,打得越少,損耗越大,因為打樣不是一擊即中的,很多時候是要通過反復的調試、調整的,這個過程的損耗很大,通常打樣都會拉多一倍碼數的盤頭,以防調試過程損耗太多,而無法出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