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的控制可采用多種傳動方式, 如手動、電動、液動、氣動、渦輪、電磁動、電磁液動、電液動、氣液動、正齒輪、傘齒輪驅動等;可以在壓力、溫度或其它形式傳感信號的作用下, 按預定的要求動作,或者不依賴傳感信號而進行簡單的開啟或關閉,閥門依靠驅動或自動機構使啟閉件作升降、滑移、旋擺或回轉運動, 從而改變其流道面積的大小以實現其控制功能。

按公稱壓力
(1)真空閥:指工作壓力低于標準大氣壓的閥門。
(2)低壓閥:指公稱壓力PN ≤1.6Mpa 的閥門。
(3)中壓閥:指公稱壓力PN 為2.5Mpa、4.0Mpa、6.4Mpa的閥門。
(4)高壓閥:指公稱壓力PN 為10.0Mpa~80.0Mpa的閥門。
(5)超高壓閥:指公稱壓力 PN≥100.0Mpa的閥門。
按工作溫度
(1)超低溫閥:用于介質工作溫度 t<-101℃的閥門。
(2)常溫閥:用于介質工作溫度-29℃<t<120℃的閥門。
(3)中溫閥:用于介質工作溫度120℃<t<425℃的閥門。
(4)高溫閥:用于介質工作溫度t>425℃的閥門。

閥門的密封性能是指閥門各密封部位阻止介質泄漏的能力,它是閥門最重要的技術性能指標。閥門的密封部位有三處:啟閉件與閥座兩密封面間的接觸處;填料與閥桿和填料函的配合處;閥體與閥蓋的連接處。其中前一處的泄漏叫做內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關不嚴,它將影響閥門截斷介質的能力。對于截斷閥類來說,內漏是不允許的。后兩處的泄漏叫做外漏,即介質從閥內泄漏到閥外。外漏會造成物料損失,污染環境,嚴重時還會造成事故。對于易燃易爆、有毒或有放射的介質,外漏更是不能允許的,因而閥門必須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