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光伏發電技術都是用半導體技術。一指的是晶體硅光伏發電,分為單晶硅和多晶硅,用得非常普遍,我們國家在這個市場占有很大份額。第二指的是品種繁多的薄膜電池,優點是材料用量少。主要品種有:非晶、納米晶、微晶等硅薄膜;銅銦鎵硒組成的薄膜;碲化鎘薄膜;銅鋅硒硫錫組成的薄膜;新出來的一個品種。第三光伏發電技術,核心是引入了現光學技術,從半導體技術轉向了現光學技術,核心技術是聚光。根據愛因斯坦的光電定律,發電量和光的強度成正比,聚光可以多發電。關鍵是要非常均勻地聚光,因為如果不均勻的話,設備會按照最弱的部分來發電。均勻聚光,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叫無光像自適應光學,技術含量非常高。通過這樣的聚光,可以大大提高電池的轉化率。
太陽能以其獨有的優勢而成為人們重視的焦點。豐富的太陽輻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廉價、人類能夠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陽能每秒鐘到達地面的能量高達80萬千瓦時,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陽能轉為電能,轉變率5%,每年發電量可達5.6×1012千瓦小時,相當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陽能的這些獨特優勢,20世紀80年后,太陽能電池的種類不斷增多、應用范圍日益廣闊、市場規模也逐步擴大。
效率衰減晶硅光伏組件安裝后,暴曬50——100天,效率衰減約2——3%,此后衰減幅度大幅減緩并穩定有每年衰減0.5——0.8%,20年衰減約20%。單晶組件衰減要約少于多晶組件。非晶光做組件的衰減約低于晶硅。因此,提升轉化率、降低每瓦成本仍將是光伏未來發展的兩大主題。無論是哪種方式,大規模應用如果能夠將轉化率提升到30%,成本在每千瓦五千元以下(和水電相平),那么人類將在核聚變發電研究成功之前得到最為廣泛、最清潔、最廉價的幾乎無限的可靠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