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增效劑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散,通過降低水泥的表面能,提高水泥顆粒的分散性。其中醇胺類物質可作為水泥助磨劑的組分,通過原子基團與水泥顆粒的吸附和重構效應,使得水泥顆粒成為極性分子,增大水泥顆粒間的靜電斥力,提高水泥漿體的流動性。另外醇胺類物質還能促進水泥中C3A和C4AF的水化,具有一定的激發作用。選擇合肥沃特更專業的公司!

1.混凝土增效劑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拌合物流動性,保水性,粘聚性均有提高。
2.混凝土增效劑對提高混凝土強度有明顯作用,在配制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時,可降低膠凝材料約10%。
3.混凝土增效劑對提高混凝土抗水滲透性及抗碳化性能均有一定的作用。
{zh1},據有關資料統計,水泥的生產對能源、資源的消耗非常巨大,生產1萬噸水泥需要消耗約1.55萬噸石灰石及其它一些輔助原材料,1200噸煤和80萬kW.h電能,同時會產生約1萬噸二氧化碳,14噸氮氧化物,13噸二氧化硫及大量工業粉塵,水泥混凝土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了人類活動總碳排放量的10%左右。因此,在混凝土中摻入混凝土增效劑,降低水泥用量,不僅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節約生產成本,還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非常積極的社會意義。

外加劑被認為是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中的關鍵性材料。在實際使用中,所謂外加劑的適應性是指外加劑在相同的條件下,因水泥不同而造成使用效果有較大的差 異、甚至是wq不同的程度。聚接酸系外加劑具有很多優良的特性,例如:其分散性好、摻量低、無污染等。在較低的水灰比情況下,其能夠使混凝土保持優良的坍 落度和低粘度的特性。基于這類減水劑優良的特性,其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聚羧酸外加劑因其具有減水率高,兼有緩凝、引氣等優點,目前在國內已經逐步從一些重點工程到一般工程得到大量應用,且國內已基本上實現了企業化規模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