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泥是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泥進入環境后,直接給水體和空氣帶來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處理系統的有效處理能力,而且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生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污泥脫水機的出現能有效的處理污水、污泥減少污染。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泥,其數量約占處理水量的0.3%~0.5%左右(含水率約97%)。污水處理廠的全部建設費用中,用于處理污泥的約占20%~50%,甚至占70%。所以污泥處理是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予以充分重視。污泥處理的目的是使污泥減量、穩定、無害化、及綜合利用。通常使用的單元工藝過程有:濃縮、穩定、污泥調節、脫水。
臥螺離心機是一種{gx}的離心分離設備,是利用固-液-液比重差,并依靠離心力場使之擴大幾千倍 , 固相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沉降,從而實現固液液分離,并在特殊機構的作用下分別排出機體。整個進料和分離過程均是連續、封 閉、自動的完成。

臥螺離心機工作原理臥螺離心機是一種臥式螺旋卸料、連續操作的沉降設備。臥螺離心機工作原理為:轉鼓與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轉,物料由進料 管連續引入輸料螺旋內筒,加速后進人轉鼓,在離心力場作用下,較重的固相物沉積在轉鼓壁上形成沉渣層。

輸料螺旋將沉積的固相 物連續不斷地推至轉鼓錐端,經排渣口排出機外。較輕的液相物則形成內層液環,由轉鼓大端溢流口連續溢出轉鼓,經排液口排出機 外。三相臥螺離心機的原理是固液液三相分離,通常我們所說的油水渣三相分離,這樣一臺三相臥螺離心機即可一次性解決三種物 料的分離。
以往需要兩臺二相臥螺離心機,一臺固液分離,先除渣,另一臺液液分離,再脫水,這樣生產模式繁瑣,后來逐步采用三 相臥螺離心機進行油水渣三相分離,當要分離的懸浮液經進料管進人轉鼓后,高速旋轉的轉鼓產生強大的離心力把比液相密度大的固 相顆粒沉降到轉鼓內壁,由于螺旋和轉鼓的轉速不同,二者存在有相對運動,密度大的固體沉降到轉鼓壁上。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環境意識的加強,對離心機的 生產能力、分離效果、節能降耗等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產品設計水平,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加速現有產品的更新換,已成為當務之急。顯然,沿用傳統的設計手段,已不能適應 新形勢的需要,必須采用諸如優化設計,有限元法的靜、動力分析,計算機輔助繪圖等先進技術。

由于雙錐角結構既能保證沉渣的順利輸送又比單錐角的傳統結構有更高的生產能力,故對國內大型臥螺離心機進行結構改進。各國臥螺離心機強度標準中只給出了轉鼓筒體部分的薄膜應力,而沒有給出整個轉鼓體的詳細應力,因此在我國離心機轉鼓強度標準中推薦用有限元法計算轉鼓的應力。但是,離心機轉鼓是高速回轉部件,對強度有比較高的要求,并且變形不能太大。所以必須對改進后的雙錐角轉鼓進行強度和剛度的校核,以防止出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