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電磁閥的故障
電磁閥主要bao括電磁線圈、磁鐵、頂桿。電磁閥工作原理是用電磁鐵來推動閥芯,從而控制壓縮空氣的運動方向,最終控制氣動執行器的開關方向。電磁閥的操作簡單,非常容易就可以實現對閥門的遠程控制。為了保證電磁閥的工作可靠性和壽命,要及時排查故障隱患,及時解決。
電磁閥通電不動作診斷步驟:
1、電源線是否接觸不良,若有,重新接線和接插件的連接。
2、檢查電源電壓有無在工作范圍內,若不在,將其調整到工作范圍。
3、線圈是否脫焊,脫焊需重新焊接。
4、工作壓差是否合適,不合適要重新調整壓差,或者更換電磁閥。
5、流體溫度過高,更換相稱的電磁閥。
6、主閥芯和動鐵芯中有雜質導致卡死,洗凈,若密封損壞,需要更換新的密封并且加裝過濾器。
7、液體粘度過大、壽命已到,重新更換電磁閥。
電磁閥不關閉診斷步驟:
1、閥芯的密封件損壞,更換密封件。
2、雜質卡在閥芯或動鐵芯中,需要清洗干凈。
3、彈簧的壽命已到,更換新的彈簧。
4、節流孔平衡孔堵塞,及時清洗。
![](http://zs1.img-/pic/185396/p4/20170516160949_8621_zs.jpg)
電磁閥基本原理及類別比選
電磁閥基本原理
追朔電磁閥的發展史,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電磁閥從原理上分為三大類(即:直動式、分步童先導式),而從閥瓣結構和材料上的不同與原理上的區別又分為六個分支小類(直動膜片結構、分步重片結構、先導膜式結構、直動活塞結構、分步直動活塞結構、先導活塞結構)。
直動式電磁閥
原理:通電時,電磁線圈產生電磁力把關閉件從閥座上提起,閥門打開;斷電時,電磁力消失,彈簧把關閉件壓在閥座上,閥門關閉。
特點:在真空、負壓、零壓時能正常工作,但通徑一般不超過25mm。
分布直動式電磁閥
原理: 它是一種直動和先導式相結合的原理,當入口與出口沒有壓差時,通電后,電磁力直接把先導小閥和主閥關閉件依次向上提起,閥門打開。當入口與出口達到啟動壓差時,通電后,電磁力先導小閥,主閥下腔壓力上升,上腔壓力下降,從而利用壓差把主閥向上推開;斷電時,先導閥利用彈簧力或介質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使閥門關閉。
特點: 在零壓差或真空、高壓時亦能可靠動作,但功率較大,要求必須水平安裝。
先導式電磁閥
原理:通電時,電磁力把先導孔打開,上腔室壓力迅速下降,在關閉件周圍形成上低下高的壓差,流體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上移動,閥門打開;斷電時,彈簧力把先導孔關閉,入口壓力通過旁通孔迅速腔室在關閥件周圍形成下低上高的壓差,流體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關閉閥門。
特點: 流體壓力范圍上限較高,可任意安裝(需定制)但必須滿足流體壓差條件。
電磁閥類別比選
不管電磁閥的形式怎么變,一般不會脫離兩種基本結構:直動式和先導式。上述提及的“分步直動式電磁閥”細究起來,也是先導式,只是解決了先導式零壓無法啟動的問題。由于先導式對流體兩端的壓差要求較嚴,且采用先導孔控制排泥,易受雜質影響、從而影響到閥門的排泥效率,進而影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