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爐是什么樣的?它和鍋爐有什么不同?
窯爐(kiln;furnace;oven)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燒成制品的設備,是陶藝成型中的必備設施。人類上萬年的陶瓷燒造歷史,積累了豐富的造窯樣式和經驗。


從原始社會的地上露天堆燒、挖坑筑燒到饅頭狀升焰圓窯、半倒焰馬蹄形窯、半坡龍窯、鴨蛋形窯,再到現今的室內氣窯、電窯,窯爐科技在不斷改良發(fā)展中。

發(fā)電廠的鍋爐是否屬于工業(yè)鍋爐
不是工業(yè)鍋爐,是電站鍋爐。
所謂電站鍋爐,通俗來講就是電廠用來發(fā)電的鍋爐。一般容量較大,現在主力機組為600MW,目前較先進的是超超臨界鍋爐,容量可達1000MW。


電站鍋爐主要有兩類:煤粉爐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這兩類鍋爐是目前電站所用的主要類型。流化床爐和煤粉爐的最區(qū)別是液體和煤塊粉狀。

鍋爐堿洗(煮)除垢
鍋爐堿煮的作用主要是使水垢轉型,同時促使其松動脫落。單純的堿煮除垢效果較差,常常需與機械除垢配合進行。堿煮除垢對于以硫酸鹽、硅酸鹽為主的水垢有一定的效果,但對于碳酸鹽水垢,則遠不如酸洗除垢效果好。堿洗煮爐也常用于新安裝鍋爐的除銹和除油污,有時也用于酸洗前的除油清洗或垢型轉化。


堿洗藥劑用量應根據鍋爐結垢及臟污的程度來確定。一般用于除垢時的用量(每噸水的用量)為:工業(yè)磷酸三鈉5~10kg,碳酸鈉3~6kg,或氫氧化鈉2~4kg。這些堿洗藥劑應先在溶液箱中配制成一定濃度,然后再用泵送人鍋內,并循環(huán)至均勻。
堿煮除垢的方法與新鍋爐煮爐基本相同,只是煮爐結束后,應打開鍋爐的各檢查孔,及時加以機械(或高壓水力)輔助清垢,以免松軟的水垢重新變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