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各部分名稱及尺寸關系:
(1)談彈簧絲直徑d:制造彈簧的鋼絲直徑。
(2)彈簧外徑D:彈簧的大外徑。
(3)彈簧內徑D1:彈簧的小外徑。
(4)彈簧中徑D2:彈簧的平均直徑。它們的計算公式為:D2=(D+D1)÷2=D1+d=D-d
(5)t:除支撐圈外,彈簧相鄰兩圈對應點在中徑上的軸向距離成為節距,用t表示。
(6)有效圈數n:彈簧能保持相同節距的圈數。
(7)支撐圈數n2:為了使彈簧在工作時受力均勻,保證軸線垂直端面、制造時,常將彈簧兩端并緊。并緊的圈數僅起支撐作用,稱為支撐圈。一般有1.5T、2T、2.5T,常用的是2T。
(8)總圈數n1: 有效圈數與支撐圈的和。即n1=n+n2.
(9)自由高H0:彈簧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的高度。由下式計算:H0=nt+(n2-0.5)d=nt+1.5d (n2=2時)
(10)彈簧展開長度L:繞制彈簧時所需鋼絲的長度。L≈n1 (ЛD2)2+n2 (壓簧) L=ЛD2 n+鉤部展開長度(拉簧)
(11)螺旋方向:常用右旋,圖紙沒注明的一般用右旋。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3_5704_zs.jpg)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1_6163_zs.jpg)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2_5794_zs.jpg)
為了保障彈簧能夠可靠地工作,其材料的選取尤為重要。彈簧材料選擇必須充分慮到彈簧的用途、重要程度與所受的載荷性質、大小、循環特性、工作溫度、周圍介質等使用條件,以及加工、熱處理和經濟性等因素,以便使選擇結果與實際要求相吻合。鋼是最常用的彈簧材料。當受力較小而又要求防腐蝕、防磁等特性時,可以采用有色金屬。此外,還有用非金屬材料制做的彈簧,如橡膠、塑料、軟木及空氣等。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4134518_4364_zs.jpg)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6_5896_zs.jpg)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4_5805_zs.jpg)
彈簧在彈性范圍內使用,卸載后應回復到原來位置,希望塑性變形越小越好,因此鋼絲應具有高的彈性極限,屈fu強度和抗拉強度。屈強比越高,彈性極限就越接近抗拉強度,因而越能提高強度利用率,制成的彈簧彈力越強。
彈簧依靠彈性變形吸收沖擊能量,所以彈簧鋼絲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塑性,但起碼要有能承受彈簧成型的塑性,以及足夠的能承受沖擊能量的韌性。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3_5704_zs.jpg)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2_5794_zs.jpg)
![](http://zs1.img-/pic/160195/p7/20161012111951_6163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