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在臺灣稱為魔術方塊,在香港稱為扭計骰,是匈牙利建筑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于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被稱為魯比克魔方,深受大小朋友的歡迎,下面就由濟南梵石來介紹下魔方吧。
魔方,也稱魯比克方塊,臺灣稱為魔術方塊,香港稱為扭計骰,英文名字是:Rubik's Cube。它們造型不盡相同,但都是趣味無窮。玩具在出售時,小立方體的排列使大立方體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顏色。
魔方一直是小朋友們很喜歡的玩具,甚至大朋友們也很喜歡玩魔方,魔方不僅僅是簡單的玩具,它具有鍛煉人們思維的作用,有益于兒童提高智力,下面就由濟南梵石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第.一個魔方厄爾諾·魯比克是匈牙利的建筑學和雕塑學教授,為了幫助學魔方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構,所以他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其靈感是來自于多瑙河中的沙礫。
魔方作為一種益智的玩具一直深受很多年齡段的朋友的喜歡,不僅僅可以娛樂,還能提高智力,鍛煉思維,而且魔方還有各種比賽可以參加,鍛煉個人能力,下面就由濟南梵石來為大家講講吧。
1979年九月,Ideal Toys公司將魔方帶至全世界,并于1980年一、二月在倫敦、巴黎和美國的國際玩具博覽會亮相。
展出之后,Ideal Toys公司將魔方的名稱改為Rubik's Cube,1980年五月,第.一批魔方在匈牙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