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控制系統要求:設施草莓種植過程中主要在冬季嚴寒季節加溫,通常小規模連棟大棚利用配置有燃燒器的熱風爐加熱升溫;較大規模的種植區加溫通常采用集中供熱升溫方式,利用鍋爐提高水溫,通過散熱器提高大棚內空氣溫度。萌芽至現蕾期溫度控制在白天25—28℃,夜間在10℃為宜,夜溫若超過13℃,將導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發育受阻。開花期室內溫度控制在白天23—25℃,夜間在28—10℃為宜,草莓花藥開裂所需溫度11.7℃,適宜溫度為13.8—20.6℃,溫度過低花藥不能開裂,若經歷-2℃以下的低溫會出現雄蕊化藥變黑,雌蕊化藥變色現象,嚴重影響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產量,但開花期室內溫度不能過高。開花坐果后,果實進入膨大期,室內溫度維持在白天20—25℃,夜間6—8℃。
濕度控制要求。草莓不同生育期對空氣相對濕度的要求不同:現蕾期為60%—80%,開花期為30%—50%.花旗濕度過高,花粉傳播會受到很大影響,降低坐果率和產量。果實成熟期的室內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較為適宜。
大力推廣以滴灌為載體的水肥一體化技術
2016年農業部制定的《水肥一體化實施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8000萬畝,2020年達到1.5億畝,其所發展面積大部分是以微灌技術為載體,形成微灌技術與水肥一體化技術共同發展態勢,發揮微灌節水節肥及精準施肥、增產增收作用。
推廣與農業現化相適應的低壓小流量滴灌技術
工作壓力在4m-8m水頭的低壓小流量滴灌技術具有工作壓力小、運行能耗低、工程投資少、灌溉均勻度好的特點。研究表明,采用小流量滴灌,土壤處于非飽和狀態,通透性好,更利于作物生長;特別是采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的微灌系統,低壓小流量技術會大大降低投資及管理成本;同時,低壓小流量滴灌優化、創新滴灌系統田間布置,出地樁少對耕作影響小,更適合大型機械的耕作和收獲。因此,“十三五“期間,低壓小流量技術會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并得到大力推廣。
②孔口消能式滴水器:以孔口出流造成的局部水頭損失來消能的滴水器,如孔口式滴頭、多孔毛管等均屬于孔口式滴水器。如圖4-3(b)所示。 ③渦流消能式滴水器:水流進入滴水器的流室的邊緣,在渦流的中心產生一低壓區,使中心的出水口處壓力較低,因而滴水器的出流量較小。設計良好的渦流式滴水器的流量對工作壓力變化的敏感程度較小。 ④壓力補償式滴水器:壓力補償式滴水器是借助水流壓力使彈性體部件或流道改變形狀,從而使過水段面面積發生變化,使滴頭出流小而穩定。壓力補償式滴水器的顯著優點是能自動調節出水量和自清洗,出水均勻度高,但制造較復雜,圖4-4(b)為常用的壓力補償式滴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