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鐘規則和意義
梵鐘的產生是佛教東來、寺院興起的產物。梵鐘就是佛鐘,顧名思義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佛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外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鐘為號。所以,不同用途則敲不同的鐘。但敲鐘的講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規·法器》中說:“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鐘要連擊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規則與“九”有關,因為在我國古,認為“九”具有極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一定的高度。


我們心目中的大鐘只是限于寺廟的鐘,其實,也有一種是另外一種樂器鐘
鐘的節奏感強,它能表達人們的歡樂喜悅,又可以在生產勞動中協調人們的勞動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齊優美、在練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軍威,因而在勞動生產中最需要這種樂器。《詩經》中有不少詩篇都記載了鐘的演奏。如:《關睢》:'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


古鑄造的鐘,除了一些銅鑄的一些圖案外,還有一些文字,或吉祥用語,或者用于軍事記錄。當然了,古銅鐘不僅在文字發展上,更在古社會、思想、經濟、文學寶貴的資料,同時還能體現出我國古人的高超技術。
鐘呢其實和鼎是一樣的,表了統治階級王權的象征,“鐘鳴鼎食”就是權勢地位的標志。
旭升銅雕專業生產銅鐘,鑄鐵銅鐘,歡迎您的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