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與叫法,比如在臺灣稱為魔術方塊,在香港稱為扭計骰,不管在什么地方,魔方一直都受到大家的喜歡,玩魔方不僅僅可以娛樂,還可以鍛煉思維,下面就由濟南梵石來介紹一下吧。

更多的魔方由于魔方的巨大商機,1983年魯比克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開發了二階和四階魔方。并于1986年制造了五階魔方。
2003年,希臘的Panagiotis Verdes申請了5×5×5到11×11×11的魔方的專利(五階魔方的結構略與魯比克教授的魔方不同),并于2008年在V-Cube公司生產五階、六階和七階的魔方。
魔方一直是小朋友們很喜歡的玩具,甚至大朋友們也很喜歡玩魔方,魔方不僅僅是簡單的玩具,它具有鍛煉人們思維的作用,有益于兒童提高智力,下面就由濟南梵石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第.一個魔方厄爾諾·魯比克是匈牙利的建筑學和雕塑學教授,為了幫助學魔方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構,所以他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其靈感是來自于多瑙河中的沙礫。
魔方是一種很受小朋友喜歡的玩具,想要學習,也稱魯比克方塊,臺灣稱為魔術方塊,香港稱為扭計骰,英文名字是:Rubik's Cube。三階魔方是由富有彈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體。核心是一個軸,并由26個小正方體組成。bao括中心方塊有6個,固定不動,只有一面有顏色。

除三階魔方外還有二階、四階至十七階,近新發明的魔方越來越多,它們造型不盡相同,但都是趣味無窮。玩具在出售時,小立方體的排列使大立方體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顏色。當大立方體的某一面平動旋轉時,其相鄰的各面單一顏色便被破壞,而組成新圖案立方體,再轉再變化,形成每一面都由不同顏色的小方塊拼成。據專家估計三階魔方所有可能的圖案構成約為4.3×10^19。玩法是將打亂的立方體通過轉動盡快恢復成六面成單一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