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磨具行業成為機床行業“十二五”規劃重點
據悉,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組織編制的《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通過由工業和信息化組織的專家審查及論證,于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正式對外發布,并開始在全行業組織實施落實。其中,磨料磨具等超硬材料行業被定位為重點發展行業。據中國機床網()了解,規劃前言中,對磨料磨具等超硬材料行業在過去十年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并明確肯定自2009年以來我國已經成為很大的、消費和出口國,人造金剛石總產量占的90%以上。


加工中心機械手換刀故障的處理
1. 首先使用M39令,使機床處于維修狀態,讓機床后面機械手處理方式開關變成手動方式,讓機械手回到原點狀態。
2. 如果機床不能做回原點操作,修改K12號參數。
3. 回原點后經觀察,機械原點不在機械手換刀位置,我們知道,主軸過低,機械手在換刀時會因為換刀位置過低而碰傷機床,完不成換刀工作;過高,機械手雖然能完成換刀工作,但機械手送到主軸后,因沒有到達位置而卡刀不緊,造成掉刀現象。

工業制造智能化的技術本源和經濟前景
從“智眼”到“智人”
如果說工業無人化的關鍵在于工業價值鏈的系統整合,在于智能制造,那么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從“智眼”到“智人”。
未來制造業必定向著越來越精致化、人性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必定要走向無人生產、靈動制造之路。這都要靠智能制造來實現,其核心競爭力比的是“快速和精準”。智能制造核心是“智”,就是信息獲取的快和準、信息處理的快和準。如同武功高手之間的對決,拼的是“手眼身法步”,而“眼力”和“招法”是核心關鍵。
工業價值鏈的系統整合,需要視覺與圖像技術相結合,就是給工業設備安裝一雙超級“智眼”。未來的工業生產將以“智眼”為核心,裝備在千千萬萬、形形色色的設備上,指揮各種各樣的“手、腳、身體”動作,實現“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成為“智人”。
設想一下,在一個電子產品的生產車間,各種芯片和元器件的尺寸已經從幾毫米幾十毫米縮小到幾微米幾十微米,元器件的焊接和組裝在視覺系統的引導下由機器人進行精密操作,由于器件的尺寸和質量都減小了幾百倍,裝配速度大幅提高,每秒鐘可以完成上百次動作,生產效率提高了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