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攪拌砂漿不僅需要黃砂材料的堆放場地,而且還不能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現場的水泥、黃砂等粉粒狀物料在運輸過程以及施工現場還會產生粉塵的“拋、灑、冒、滴、漏”等污染,露天堆放的黃砂等粉粒狀物料還會產生二次揚塵污染。在雨季還可能有水泥、黃砂等材料變成泥砂土,流入城市管道而造成堵塞,影響人居環境和城市環境整治。
預拌砂漿與現場攪拌砂漿相比每噸砂漿可節約水泥約40kg、砂子約50kg、石灰約30kg。另外,預拌砂漿還可以利用尾礦石、鋼渣、礦渣等固體廢料制成人工砂進行生產,還可以摻入部分粉煤灰、礦渣微粉等替水泥進行生產,為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找到了出路。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由于對砂、散裝水泥的計量不能有效控制,也就談不上控制砂漿配合比,且材料浪費現象比較普遍。再加上黃砂實際進場數量的嚴重不足,往往造成施工單位黃砂和水泥用量雙雙超預算。
預拌砂漿自2007年開始在我國部分禁現城市推廣以來,在商務部、住建部的高度重視、各級散裝水泥管理部門的努力推動下,在眾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應用單位的通力合作下,經歷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的初級發展階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績。我國編制了多部預拌砂漿質量與技術標準,作為砂漿行業生產應用和質量控制的依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