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雖然早期在鐵結構方面有{zy1}的成就,但長期停留于鐵制建筑物的水平。直到19世紀末,我國才開始采用現化鋼結構。新中國成立后,鋼結構的應用有了很大的發展,不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過去。輕鋼結構的樓面由冷彎薄壁型鋼架或組合梁、樓面OSB結構板,支撐、連接件等組成。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纖維板,以及膠合板。在這些輕質樓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載。鋼結構(13張)鋼結構建筑的多少,標志著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達程度。進入2000年以后,我國國民經濟顯著增長,國力明顯增強,鋼產量成為世界大國,在建筑中提出了要“積極、合理地用鋼”,從此甩掉了“限制用鋼”的束縛,鋼結構建筑在經濟發達地區逐漸增多。特別是2008年前后,在奧運會的推動下,出現了鋼結構建筑熱潮,強勁的市場需求,推動鋼結構建筑迅猛發展,建成了一大批鋼結構場館、機場、車站和高層建筑,其中,有的鋼結構建筑在制作安裝技術方面具有世界{yl}水平,如奧運會國家體育場等建筑。
在鋼結構建筑中,結構成為形象構成的重要因素,結構的形體、構件、節點從很大程度上導致并制約著建筑的形象。建筑的設計與功能只有做到一體化,才能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并創造出技術與藝術融為一體的鋼結構建筑。能夠滿足超高度和超跨度的要求。
住宅產業化是我國住宅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因為這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鋼結構住宅體系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標準化制作,而與之相配套的墻體材料可以采用節能、環保的新型材料,它屬綠色環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復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因此鋼結構體系住宅成套技術的研究成果必將大大促進住宅產業化的快速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國住宅產業的發展水平和前途。

鋼結構建筑優點:
鋼結構體系具有自重輕、安裝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資回收快、環境污染少等綜合優勢,從目前來看,鋼結構建筑是對城市環境影響較小的一種結構之一,在西方已被廣泛采用,所以被有關稱為綠色建筑。 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輕”三個方面發展的獨特優勢,具體優點如下:
1 、作為一種共識,鋼結構與目前普遍使用混凝土相比:一是可干式施工,節約用水,現場吊裝就位,用工省、施工文明,施工占地少,產生的噪音小、粉塵少;特別是在鬧市區或密集的居民區具有很大的優點。
2 、由于自重減輕,基礎施工取土量少,對土地這一寶貴資源破壞小;
3 、大量減少混凝土的使用和磚瓦的使用,減少了城市周邊的開山挖石,有利于環境保護;
4 、建筑使用壽命到期,結構拆除產生的固體垃圾少,廢鋼資源回收價格高。
5 、大跨度鋼結構對梁深及柱間跨度,有較佳之優勢。如一般鋼筋混凝土的梁深及跨度比約為 1 ∶ 12 ,而鋼結構則為 1 ∶ 24 。
6 、自重輕大體而言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自重之比約為 1 ∶ 1 . 6 ,而地震力=質量 9 地震加速度,故重量愈輕,地震力也減少。鋼結構若以適當處理,對耐地震力更有效。
7 、預制加工鋼結構的構件可以在工廠制造,大量生產,減少人工,施工迅速,縮短工期,質量容易保證,預制精度更高。
8 、韌性大鋼結構以適當之成份調配及熱處理后,可增高強度及韌性,安全性提高。
9 、計算結構準確,鋼結構由于才質均勻,鋼材強度一律,為其它材料所不及。
10 、設計彈性大、高難度、大跨距、特殊造型等均采用鋼結構設計。
11 、美觀大方。采用的配套材料,如彩色鋼板、鋁合金、玻璃幕墻等色彩多變化之時產品,可彼此搭配,塑造出美觀大方之建筑物。
12 、工業化程度高,施工快,有利于實現工業化生產;不可燃、
不助燃,防火性能好等特點。
13 、輕鋼結構占地面積較小,實際上是增加了使用面積,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14 、采用鋼結構可為施工提供較大的空間和較為寬敞的施工作業面,施工速度快。另外鋼結構空間中有許多孔洞和空腔,并且鋼梁的腹板允許穿越一定直徑的管線,也方便了各種管線的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