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公路密度為41.75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1.5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五”末提高6.9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全國高速公路達7.4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交通中要素是人、車、路、環境與管理。其中人是主要因素,80%以上的事故責任在于駕駛人員。因此預防交通事故的重點在提升駕駛人員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同時加強對駕駛者自身的防護。
施畫人行橫道線、設置提示標志是法律上強制的,必須設置。但這種設置的前提是“沒有行人過街設施”。如果有過街設施,則可以讓這部分人通過過街設施。是關于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道口設置交通安全設施的規定。為了保證鐵路運營的安全,鐵路的設計規范中,對于上跨鐵路的橋梁安全設施的設置有相關的規定,因此本條規定了上跨鐵路橋梁設施的設置要求。交通噪聲要引起人們關注和有所應對。現在道路工程建設中,大多是道路建成后居民受到噪聲困擾時才引起注意,因此要求設計者事先應有所預見,主動采取一些降噪措施,如設置綠化帶、隔音墻、低噪聲路面等等。
![](http://zs1.img-/pic/99955/p5/20170107164822_8215_zs.jpg)
安全設施電源(electricalsource for safety services),即“用作安全設施供電系統組成部分的電源”。安全設施電源一般可由蓄電池、干電池、獨立于正常電源的發電裝置或供電網絡中有效的獨立于正常饋電線路分設的饋電線路實現,應有足夠的容量,具備適當的安裝位置且只允許熟練技術人員或受過培訓的人員接近與操作。安全問題備受院領導的高度觀注,一方面它直接關系到全院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到我院安全發展。
![](http://zs1.img-/pic/99955/p5/20170107164823_8656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