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原因是,有的孩子上高中或是上大學,要搬家,但是如果鋼琴也要隨著搬走,這方面的運費是特別貴的。日本的市內運輸每一架琴要2.5萬日元,運上一層樓的費用是5000日元,市外運費是10-20萬日元;而購買一架新鋼琴的全部費用大約是40多萬日元,對于一個有正常收入的日本工薪階層來說,僅相當他們一個月的工資,所以運一架琴的費用相當于買一架鋼琴的由于日本二手鋼琴的品質和性能非非常好再加上價格約相當于新琴的1/3,所以它有著相當大的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的需求量{zd0},中國只是其二手鋼琴銷售市場之一,在數量上也非常有限。
然而,鋼琴的整個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現鋼琴出現之前,鋼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們稱這一階段的鋼琴為古鋼琴。現鋼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鋼琴質的發展與飛躍。若沒有古鋼琴所發展的“量”的積累,也就不會產生1709年古鋼琴“質”的飛躍。
進入十九世紀,日本雅馬哈生產出{dy}臺鋼琴,隨后很快實現了鋼琴的工業化,產量增大,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但還是遵循了鋼琴的高標準(音色、手感、耐用)而制作。從而使鋼琴走進家庭,當然也不是一般收入家庭所能擁有的,自從雅馬哈的{dy}臺鋼琴距今也有100余年歷史了,長期的生產經驗既嚴格的生產標準是日本鋼琴成為世界上物美價廉的世界名琴,隨后鋼琴風靡日本,相繼有KAWAI、YAMAHA等品牌成為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