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水方法
多數花卉喜歡噴澆,噴水能降低周圍氣溫,增加環境濕度,減少植物蒸發,沖洗葉面灰塵,提高光合作用。經常噴澆的花卉,枝葉潔凈,
能提高觀賞價值,但盛開的花朵及茸毛較多的花卉不宜噴水。家庭綠化可視條件而異,沒有噴壺的也可直接澆灌,但應定期用手灑水沖洗葉面,以利于植物健康生長。

水溫
一般花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至25℃,如采用20℃至25℃的溫水澆灌,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的吸收,增強根部的輸送能力,供給枝、葉充足的養分,促進花卉早發芽、早孕蕾、早開花。水的溫度與當時的氣溫相差不要太大,水溫與土溫的溫差應保持在 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如果突然澆灌與土壤溫差較大的水,根系及土壤的溫度突然下降或升高,會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受阻,減弱水分吸收,發生生理干旱,因此,夏季忌在中午澆水,以早、晚澆水為宜。冬季則宜在中午澆水,冬季自來水的溫度常低于室溫,使用時可加些溫水,這樣有利于花卉生長。
在美國及日本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有公司在大力發展研究植物墻技術,它不只四季常綠、美觀高雅、吸引眼球,在建筑中使用后還可降低70%的室內噪音,長期保持室內溫度恒定,冬暖夏涼,持久耐用,易拆易換,堪稱營造上佳生活環境的典范。潤辰植物墻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它可以根據設計師及客戶需要結合氣候、溫度、濕度等綜合條件選配四季長綠植物,隨時在人們想要的地方構建出一個貼近大自然的生活環境。
綠化上大力推廣綠色植物墻,讓更多的綠墻替那些鋼筋混凝土和磚石圍墻,可以讓我們的城市充滿生機和活力。

植物墻——注意事項
國內植物墻技術經過幾年發展,這種綠化方式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畢竟是一項全新的種植方式,很多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例如有很多植物墻初裝好時很漂亮,但二三個月后植物就開始大量死亡。這都是因為技術不成熟或是管理不善造成的,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供水循環系統堵塞、植物沒有使用本地物種、營養基質酸堿度不適一,種植技術不成熟引起。
鋪張設計中的尺度概念
鋪裝的尺度bao括鋪裝圖案尺寸和鋪裝材料尺寸兩方面,兩者都能對外部空間產生一定的影響,產生不同的尺度感。
圖案尺寸是通過材料尺寸反映的,鋪裝材料尺寸是重點。室外空間常用的材料有:鵝卵石、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混凝土、石材等大空間的材料易于創造寬廣、壯觀的景象,而鵝卵石、青磚等易于體現小空間的材料則易形成肌理效果或拼縫圖案的形式趣味。

鵝卵石的尺度較小,適合于小范圍的地面鋪設或者寬度較小的游步道,施工方法多樣,可組成圖形也較多,觀賞性較強。混凝土的一個重要用處就是水泥印花地面,是一種造價較低,但形式活潑的地面處理形式。適合于大范圍的廣場,可塑造多元化的地形。石材主要是指花崗巖。花崗巖的主要尺寸有300mm×300ram、600mm×600ram等,沒有500mm×500ram、900mm×900mm等尺寸。處理方式多種多樣,應用相當廣泛,各種主要出入口或者重要景觀節點都采用花崗巖。木材的尺寸隨需要自行處理的,在廊架、座椅、平臺中使用最多,風格休閑,易加工成形,與其他景觀可以很好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