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前屋面: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調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對齊,將4米長的竹片兩兩綁在一起,長度要適宜,一端插在防寒溝里,下部靠防寒溝的南側用磚頭頂緊,其角度要使拱桿在豎起來時與地面垂直或稍傾向于南方。在支撐前屋面的立柱上綁橫梁,橫梁距離每排立柱頂端20-30厘米,在橫梁之上立小吊桂,小吊柱的上下兩端都要打孔,分別用8號鉛絲穿過孔,彎曲拱桿,小吊柱的一端緊綁在拱桿上,一端支在橫梁上,綁緊。拱桿的上端可插在脊檁之上。而后,不斷調整小吊柱,使前屋面的同一位置高度一致。

固定壓膜線:薄膜覆蓋好以后,要用壓膜線將其壓緊固定,壓膜線可以是市售的聚丙烯溫室專用壓膜線,也可以用尼龍繩或鐵絲替,但不用。以專用壓膜線為好。先將壓膜線的一端綁在溫室后屋面上的8號鉛絲上,從溫室上拋下,壓在兩拱桿之間的薄膜上,下端地錨環,拉緊綁好。固定壓膜線的順序是先細后密,先大伺距的固定幾根壓膜線,再逐漸在每個拱桿之間固定一條壓膜線。壓膜線和塑料薄膜都有一定的彈性,要在固定好壓膜線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再緊2-3次,才可保證確實壓緊,壓緊的前屋面薄膜呈波浪狀。


埋地錨和后屋面的壓膜線固定鉛絲:在防寒溝的底部平放一條于溫室等長的8號鉛絲,其上穿有地錨,地錨是兩頭做成鐵環狀的8號鉛絲,依所要埋設的拱桿間距,每隔3米,在鉛絲上綁一塊磚頭或木棍,放在這些固定物之間。在溫室的后墻外側;依同樣的方法挖溝埋地錨,只是地錨的間距可加大為2-3米,埋好后即可填土踏實,鐵錨的上部環顯露于地表。在溫室的后屋面上,拉一道8號鉛絲,兩頭埋入溫室山墻外側的地下,埋人時要在頭部綁重物。用鉛絲或尼龍繩固定鉛絲,一頭綁在鉛絲上,一頭綁在后墻外埋好的鐵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