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被 雷電1擊傷或者嚴重休1克的人,其身體并不帶電,施救者應馬上讓被救者躺下,避雷針檢測,若傷者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 靜休息后,再送醫院zhi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要注意的是,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對被施救者心肺復蘇的急救。
防雷常識
5.1 人身防雷
5.2 家庭防雷
5.3 雷擊救護
5.3.1雷擊急救方法
雷擊損害人體的生理效應大體有三種:一是強大的閃電脈沖電流通過心臟時,受害者會出現血管痙攣、心搏停止,嚴重時會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使心臟供血功能發生障礙或心臟停止跳動;二是當雷電電流傷害大腦神經中樞時,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當強大的電流通過肌體時會造成電灼傷或肌肉閃電性,嚴重者導致死亡。
通常,被雷擊中者會發生心臟停跳、呼吸停止的“假死”現象,如搶救及時,生還的概率在90%以上。因此,掌握雷擊急救方法,及時施救非常關鍵。

太陽能熱水器:應安裝防雷裝置。在打雷時,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電視機等家電:對于電視機、空調等家電,首先,要做好電氣設備的接地。其次,建議使用具有防雷功能的插座。另外,家用電器與建筑物的外墻要保持一點距離。第七章 名詞解釋
⑴ 年平均雷暴日:指某地年雷暴日(一年中發生雷電天氣的日數)多年平均的結果,單位為天。
⑵ 防雷裝置: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SPD)及其他連接導體的總和。
⑶ 接閃器:直接截受雷擊的避雷針、避雷帶(線)、避雷網,以及用作接閃的金屬屋面和金屬構件等。
⑷ 避雷針:一般用金屬制成,呈桿狀,樹立在受保護物上或旁邊(需要高于被保護物),使得雷在避雷針上,雷電流通過引下線、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從而保護到受保護物。
⑸ 避雷帶:與避雷針保護建筑物的原理相同,它也是由金屬制成,用金屬支架固定在建筑物易受到雷擊的部位。
⑹ 避雷網:對于農村住宅,指在面積大于20m×20m或者24m×16m屋頂,安裝在屋面上(一般采用暗敷,即埋設在水泥層以下10~20mm)與避雷帶配合使用,用于保護建筑物屋面的防雷裝置。
⑺ 引下線:連接接閃器和接地裝置的金屬導體。
⑻ 接地裝置: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和。
⑼ 接地體: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礎中作散流用的導體。
⑽ 接地線:用于連接接地體與引下線的金屬導體
⑾ 自然接地體:利用與大地接觸的金屬物體,如金屬管道、構架、建筑物基礎內的鋼筋等兼作接地體,稱自然接地體。
⑿ 人工接地體:為接地需要而埋設的接地體,稱人工接地體。一般可分為人工垂直接地體和人工水平接地體,二者可以結合使用。
⒀ 等電位聯結:使各外露可導電部分和裝置外可導電部分的電位基本相等的電氣連接。
⒁ 電涌保護器(SPD):目的在于限制瞬態過電壓和分走電涌電流的器件。
⒂ 雷電電磁脈沖防護: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感應雷或者建筑物內部防雷,主要是保護室內電子電氣設備免遭從室外沿著金屬線纜、管道的雷電流以及雷電發生時產生的強烈的電磁脈沖的侵害。
⒃ 腐蝕性較強土壤:一般來說,臭水溝附近的沼澤土和垃圾土的腐蝕性較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