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的書寫,其內容比較豐富。包括風水情況、籍貫、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孫、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1. 風水情況,墓碑的左邊稱為龍邊,是碑體重要的部位。這里要書寫山向及山向線度、分金線。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其目的,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災害的洪水沖刷,或戰爭破壞,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風水情況文字,找到原來風水方向,重新立碑。:“(袁可立)葬之日為崇禎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塋二里許,即勅建之塋道,旨同隧者也!”2. 籍貫,在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鄉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顯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縣名,也有的只刻地區和村名。這是對故鄉的眷戀,也為后人及親友掃祭時,尋找墓位提供了方便。:“按狀: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寰。先世居鳳陽,始祖榮,國初以戰功屢調堅城衛百戶,即今睢陽衛也。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3. 姓名,寫在墓碑中心部位。這里稱“中榜”。在書寫墓主名字時,其字數多少,與風水吉兆相關聯。為尊敬長輩,過去加了許多尊敬的詞,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貴陽墓碑公司提醒而且字數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個字循環應用。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則不吉利。所以擬中榜之字時,盡力用吉兆格式的數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誥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長達21字,正合“生”格,最為吉利。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寫在碑上,則按左尊右卑來排列,男左女右。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陵墓》: 袁尚書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駱莊南里許,碑刊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袁節寰(袁可立)墓。 4. 生卒年月日,寫在中榜兩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寫齊全。因為日久年深,注銷,傳來傳去,隔幾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則十分困難。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終于家。”5. 立碑人,包括子女、親友、團體,都應寫在碑的虎邊,即右邊。其子女應全部寫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邊加框。仍是依輩份長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寫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大明崇禎十年歲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樞(袁樞)泣血納石”。
天龍山位于修文縣龍場鎮,距縣城約3公里,年平均氣溫13.2-15攝氏度,四季如春。山尾為觀音山,山前為罩子山、秀女峰(三棵樁),可遠眺貓跳河(古稱滴澄河)及群山。山左為九龍坡,在修文古十二景中為萬馬騰空,氣勢磅礴。山右通向蜈蚣山,王陽明寫《瘞旅文》中悼念的主仆三人,就瘞斃于蜈蚣山,以上諸山皆屬于修文真武山脈。修文地處揚子陸臺黔桂地臺黔北古陸黔中隆起南坡。由于喀斯特地貌發育強烈,斷層充分,各山獨立成體。
貴陽墓碑在天龍山巍峨雄峻,占地遼闊,各種巖溶景觀如金字塔、洼地、漏斗、危崖、峰林、石溝、石芽、裂谷、旱谷均有具備,因而在地理上造成氣勢攝人心魄的效果。天龍山周圍,玉水橫陳如帶,龍珠座座相綴,出現黃龍臥江、鯉魚奔灘、雙龍戲珠、雙龍歸位等諸多風水堪與中稱道的地理之形,以及龍、鳳、龜、麟畢集之象,使天龍山在風水上也具有很高的價值。
墓碑的雕刻
貴州墓碑認為人在去世后,接下去重要的工作是立碑。一般上,豎立墓碑是造墳的重點。碑文的字體一般情況下有四種字體,分別是:行楷。隸書、魏碑和手書碑文。墓碑一般用魏體較多,它結體方嚴,筆畫沉著強勁、樸拙變化多端美不勝收適于碑刻。 墓碑的高和寬、字體的尺寸大小也受到傳統信仰以丁蘭尺訂吉兇的限制。丁蘭尺一尺約合公尺的38.01公分,毎尺分10格,依次刻著“財、失、興、死、官、義、苦、旺、害、丁”等字,以“財”“興”“官”“旺”“丁”“義”為吉。墓碑的所有文字須編排在合乎丁蘭尺吉度的面積里,甚至對文字大小也相當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