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蒸發thereto-compression e}apc}raTion蒸發操作的一種。其特點是借壓縮機的絕熱壓縮作用,或借蒸汽噴射壓縮作用,將蒸發器所產生的二次蒸汽的飽和溫度提高,并送回原蒸發器用作加熱蒸汽。因此,蒸汽的潛熱可得到反復利用,除了在開工時外,不需要另行供給加熱蒸汽,即可進行蒸發。從理論上說,熱泵蒸發的經濟效益是很高的,但實際上這經濟效益要根據二次[1] 蒸汽在壓縮機內需要提高的壓強和溫度而定.要求提高得愈多,動力消耗就愈大,經濟效益就愈低。
熱泵的性能一般用制冷系數(COP性能系數)來評價。制冷系數的定義為由低溫物體傳 到高溫物體的熱量與所需的動力之比。通常熱泵的制冷系數為3-4左右,也就是說,熱泵能夠將自身所需能量的3到4倍的熱能從低溫物體傳送到高溫物體。所以熱泵實質上是一種熱量提升裝置,工作時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電能,卻能從環境介質(水、空氣、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電能的裝置,提升溫度進行利用,這也是熱泵節能的原因。歐美日都在競相開發新型的熱泵。據報導新型的熱泵的制冷系數可6到8。如果這一數值能夠得到普及的話,這意味著能源將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熱泵的普及率也將得到驚人的提高。
熱泵的能量轉換
熱泵在工作時,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環境介質中貯存的能量
加以挖掘,通過傳熱工質循環系統提高溫度進行利用,而整個熱泵裝置所消耗的功僅為輸出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采用熱泵技術可以節約大量高品位能源。
在運行中,蒸發器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熱量以蒸發傳熱工質,工質蒸汽經壓縮機壓縮后溫度和壓力上升,高溫蒸氣通過冷凝器冷凝成液體時,釋放出的熱量傳遞給了儲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傳熱工質通過膨脹閥返回到蒸發器,后再被蒸發,如此循環往復。
![](http://zs1.img-/pic/192135/p2/20170713092348_6808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