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保期10年的概念,給防水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建筑修繕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省建筑防水保溫協會專家委1員會主任高德財分析認為,防水工程質保10年的標準要求建筑市場做到“五位一體”。即防水滲漏問題,總包要負責,監理要負責,設計單位要負責,甲方要負責,專業分包更要負責,一旦出現滲漏,不但要免費維修,還要追究法律責任。對建筑修繕行業也有很大影響,建筑修繕不只是防水問題,還包含建筑結構問題、施工工藝工法問題等,這就對修繕的隊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專業還要系統,要有高技能的技術“診斷醫生”,還要有專業的高精端滲漏檢測設備。

防水保溫工程起點是地產,征途是消費,未來翻修將成主力,將給建筑防水行業帶來全新的提升。歐美日防水市場步入成熟階段,翻修成為主力歐洲防水市場處于較穩定狀態,應用領域以商業平屋面為主。從瀝青基防水卷材市場總量來看,2011/2016年分別為9.51億平米/9.55億平米。而歐洲防水卷材市場總量,2011/2016年分別為13.57億平米/13.64億平米。

國家建設主管部門針對建筑滲漏的治理已經延綿二十余年,滲漏現象仍然普遍多發且久治不愈,即使是重點建設工程,也難逃滲漏尷尬。滲漏,成為除建筑結構之外,影響國內建筑質量的第二大問題,被譽為建筑的疾病。
數條高鐵防水層滲漏遭叫停。防水層常常作為隱蔽工程,防水效果很少接受客觀評估。高鐵作為國家戰略的項目,不敢有人再視而不見。防水層的失敗,當水和氧氣從混凝土表面的細微裂縫侵入,觸碰到內部鋼筋骨架,就會發生電化學反應,接觸面的鋼筋體積可能膨脹2倍-6倍,導致混凝土保護層進一步開裂、剝落,同時由于混凝土的失堿,降低對鋼筋鈍化層的保護,進一步加快對鋼筋的銹蝕。最終,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下降,從而影響整個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高速鐵路主體工程的設計壽命為100年,如防水失效,又未能修復,表面頻繁與水接觸,干濕交替,最終的使用壽命可能連30年都達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