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是為截肢者彌補肢體缺損和代償其失去的肢體功能而制造、裝配的人工肢體。
1、根據(jù)假肢結構分類:(1)殼式假肢。(2)骨骼式假肢。
2、根據(jù)假肢的機能分類:(1)裝飾用假肢(2)作業(yè)用假肢(3)功能假肢
3、根據(jù)假肢的使用時間分類:(1)臨時假肢(2)正式假肢
4、根據(jù)截肢部位分類:(1)上肢假肢(2)下肢假肢
截肢者每走一步都受到一次體重的沖擊。如果一個人穿著假肢每天需要走3公里,則假肢在一年中可能要受到約一百萬次的沖擊,這對假肢形成了很大的負荷。為了盡量延長假肢的使用壽命,應當仔細地做好假肢的保護工作。
![](http://zs1.img-/pic/175085/p3/20170307112825_7931_zs.jpg)
![](http://zs1.img-/pic/175085/p3/20170307112817_7916_zs.jpg)
如今科技發(fā)展,假肢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殘肢朋友對假肢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從目前假肢產(chǎn)品及假肢裝配技術來看,雙腿截肢患者實現(xiàn)走路是wq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截止后的康復以及穿戴假肢后的步態(tài)訓練尤其重要。安徽假肢建議雙小腿截肢者穿戴假肢進行步態(tài)訓練時要注意保持身體平衡。
從目前的裝配實例來看,雙小腿截肢患者裝配假肢相比較單側截肢裝配假肢,需要在初期的身體重心控制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來掌握,從人體運動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各項運動都是對自身重心的調整和運用,雙小腿截肢的患者最困難的并不是行走等運動,真正困難的是需要做下蹲動作時的挑戰(zhàn),雙小腿截肢的患者一定要加強殘肢的力量訓練,已達到更好的對身體的各項控制。另外,專業(yè)的康復訓練師也會指導患者如何完成生活中的各種常姿態(tài)的訓練。
![](http://zs1.img-/pic/175085/p4/20170307112858_0669_zs.png)
![](http://zs1.img-/pic/175085/p4/20170307112856_8179_zs.png)
接受腔使用注意事項和養(yǎng)護方法
1.殘肢與接受腔的磨合適應:假肢安裝尤其是第1次安裝后,殘肢與接受腔之間要有一段適應過程,開始使用時會有不適的感覺,如擠壓、疼痛、局部紅1腫等,使用一段時間后,殘肢會逐漸適應。如果經(jīng)過一事,殘肢仍然不適應,而且疼痛加劇,出現(xiàn)擦傷,說明接受腔適配不合適,需要到裝配站對接受腔進行修整。
2.接受腔松弛:假肢使用一段時間后,有的接受腔會變松,特別是殘肢未定型就安裝的假肢會更明顯,這時可以加套幾層襪套來調整。如襪套加至四層,接受腔仍然松馳,就要重新更換接受腔。
3.接受腔養(yǎng)護:每天穿戴后要擦洗接受腔,保證內部的清潔。
![](http://zs1.img-/pic/175085/p5/20170313143640_2883_zs.jpg)
![](http://zs1.img-/pic/175085/p5/20170313143639_2783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