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是中藥外用的一種方法,古代人稱它為薄貼,它是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藥熬成膠狀物質,然后涂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長時間的貼在hc,能給用來zl瘡癤、xc腫瘤等。
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藥經皮膚發揮作用貼膏藥療法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yw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yw的復方,以發揮yw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藥直接敷貼于體表,而制作膏劑的yw大多氣味較濃,再加入辛香走竄極強的引經yw,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
據現代藥理研究,黑膏藥在吸收、療效方面優于橡膠膏。但由于黑膏藥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沒有統一標準,不易進行質量控制,導致黑膏藥的質量參差齊。因黑膏藥的制作費時費力,中醫醫院多開展中藥外敷,即用zcy粉碎后調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質呈軟膏狀外敷后以棉紙、繃帶固定,每24小時換藥次,使用成本較高。黑膏藥每貼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貼敷,不影響療效,因此費用較低。